过氧化物测试盒(DIOX-250)
时间:2016-11-19 阅读:286
-
提供商
北京绿源伯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254609 -
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 -
下载次数
146次 -
资料类型
pdf -
浏览次数
286次
时间:2016-11-19 阅读:286
提供商
北京绿源伯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料大小
254609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下载次数
146次资料类型
pdf浏览次数
286次产品说明 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H2O2)是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活性氧。过氧化物含量高可能与衰老、哮喘、糖尿病、动脉浆样硬化、白内障、关节炎和神经组织退化等疾病有关。
在科研和药物研发中,方便、直接、自动化的过氧化物含量检测手段是zui为理想的。本公司研制的过氧化物检测试剂盒可直接用于生物样品的检测,免除了预处理过程。检测原理是利用试剂中的Fe2+ 被样品中的过氧化物氧化为Fe3+,并能与二甲酚橙反应生成紫色复合物的特性,在波长540-610nm(585nm)下检测,其颜色深浅程度与样品中过氧化物的含量成正比。通过配方的改良,充分减小了未处理的样品中其它杂质的干扰。
产品特点 灵敏、准确:检测范围在0.4 – 100 μM (14 – 3400 ng/mL)。
简单、高通量:整个测试过程只需加入一种工作试剂并反应30分钟。利用96孔板高通量检测,每天可以测试上千份样本。
适用范围 1. 检测生物样品(如,血清、血浆、尿液、细胞溶液和培养液)中过氧化物含量。
2.适用于药理学研究,检测药物对过氧化物代谢的影响。
试剂盒规格(96孔板供250份测试) 试剂A:1 mL 试剂B:50 mL 标准品:1 mL 3% 双氧水(H2O2)
储藏条件:在室温下运输, 4°C下保存。
注意事项:本产品仅供研究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实验安全措施。
96孔板检测步骤 样本处理:一些化学成分会干扰检测,在样本准备时要避免接触。这类物质包括:抗坏血酸、乙二胺四乙酸、肝磷脂、二甲基亚砜(>0.02%),(>0.6%),SDS(>0.12%),氨基丁三醇(>8mM)和乙醇(>0.4%)。
新鲜的样品可以马上用于检测,或在-20°C下保存,不要反复冻融。如果样品出现颗粒,应离心后取上清进行检测。
试剂准备:检测前所有试剂须放置至室温。每孔需工作试剂100 μL,按试剂A:试剂B = 1:100的比例配制足量工作试剂。
1. 标准品:标准品应在检测前现配。在1.5mL 的离心管中混合10 μL 3%的双氧水和990μL 的水。再取混合后的溶液5μL 与1465μL水混合。zui终的双氧水的浓度为30 μM(标注“预混合液”),按下表比例将其稀释。
2. 将稀释后的标准品和样品各取40 μL,放入透明平底96孔板不同孔中。将200 μL工作试剂加入所有标准品孔和样品孔中。
3. 室温下反应30分钟,在585nm(波长范围540-610nm)处读取吸光度。注:若极少数情况下加入试剂后产生沉淀,可将反应液 |
|
转入1.5毫升的离心管,14,000rpm离心2分钟,再小心移取200 mL上清液至一干净孔,读OD值,乘以1.2校正体积因素。
浓度计算 用标准品OD值减去空白对照(水, 8号)OD值,以此值对双氧水浓度作图(见标准曲线)。
样品:用样品(OD值)减去空白对照(OD值),以此OD差值对照标准曲线,得出样品过氧化物的浓度。
单位换算: 1 μM 双氧水相当于34 ng/mL 或 34 ppb
实验必需品(未提供) 吸液用仪器及附件,96孔板和微孔板分析仪。
96孔板测试标准曲线
论文发表 [1]. Chi Li Yu et al (2008). A novel caffeine dehydrogenase in pseudomonas sp. strain CBB1 oxidizes caffeine to trimethyluric acid. J. Bacteriol. 190(2):772–776.
[2]. Deshmane, S.L. et al (2009). Activation of the oxidative stress pathway by HIV-1 Vpr leads to induc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 expression. J Biol Chem. 284(17):11364-11373.
[3]. Giao, N.N. et al (2007). Water deficit induced pollen sSterility associated with a programmed cell death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rice anthers. Proceedings the 2nd International Rice for the Future pp202-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