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源伯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在线免费会员

收藏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胡步荣研究组揭示三维培养细胞辐射抗性机理

时间:2016-10-29      阅读:797

2016年10月13日,肿瘤学学术期刊《Oncotarget》杂志上在线发表了*近代物理研究所空间辐射生物研究室胡步荣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在具有更接近人体生理特性的三维(3D)培养细胞辐射抗性内在机理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

3D培养是一种基于基质胶为支架的新型细胞培养模式,其具有更接近人体的生理特性(图1),在生命现象与药物效应测试研究中渐广泛。前期的研究显示,与单层(2D)培养细胞相比,3D结构细胞具有一定的辐射抗性,其相关机理还不清楚。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能够导致 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异常的DNA甲基化可能导致肿瘤发生、自身免疫病、衰老、神经精神异常等多种疾病。

从DNA甲基化角度,研究人员发现,辐射后2D与3D细胞整体甲基化水平均降低。但在3D细胞中,多个周期调控关键基因(RBL1,CCND1,CCNF等)表达较低;3D细胞辐射后,这些基因自身高甲基化的启动子发生明显的去甲基化,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示明显的上调,而在2D培养细胞中无此现象发生。深入的研究显示,3D细胞RBL1启动子甲基化引起的低表达与其辐射抗性有较大关系(图2)。

研究表明:3D细胞培养是更接近人体生理特性的生命现象研究模型;RBL1启动子甲基化导致3D细胞的辐射抗性,为靶向调控RBL1,增加临床癌症放疗指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靶点。


图2 3D细胞中RBL1通过甲基化调控参与辐射应答,影响细胞辐射抗性

上一篇:上海交大李荣秀研究团队发表TNF疫苗研究突破成果 下一篇:中科院植物所杨元合研究组发表冻土碳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研究进展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