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易时代 品牌
生产厂家厂商性质
天津市所在地
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系统
面议ZWIN-AQMS06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
面议智易+ZWIN-AQMS06微型空气站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1ZWIN-AQMS06和08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 电源IC
¥1ZWIN-AQMS10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面议室内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方案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1ZWIN-AQMS08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
面议产品专题|无人机搭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仪
¥30000智易时代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
¥8000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
¥8000便携手提式空气质量检测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11空气质量监测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面议一、环境中心数据平台
随着环境信息化的发展,各类环境信息化业务系统相继建成,这些系统多数都是服务于特定的部门或环保业务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大多以文档、原始数据的方式存在,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缺乏应用的处理和加工,难以进行共享和应用。
另一方面,环境管理业务涉及多个方面,有些不同的业务所管理的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但对应的信息系统却相互独立,造成系统内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环境数据资源是国家基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应用是国家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环境信息化工作的奋斗目标,因此,环境数据中心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环境数据中心是依据各类数据标准与规范,通过数据交换、整合、导入、录入等手段,*收集环境监测、监督、管理中使用的各种基础类、背景类、业务类的数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处理和加工,形成体系完整、时间跨度长、专业覆盖全面、科学系统的环境信息资源体系,为环境监管、治理、规划、决策等提供zui强大的数据服务和信息共享支撑。
二、主要功能
2.1建设环境资源目录
建立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以信息资源分类为基础,采用统一的标准对环境信息资源进行描述,以目录技术、元数据技术和网络环境为支撑,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为环保业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环境信息资源发现、定位功能以及相关应用。
【图1】环境信息资源目录
【图2】环境资源目录体系总体结构
2.2实现数据交换共享
建设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把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集成在一起完成特定业务,提供同构数据、异构数据之间的数据抽取、格式转换、内容过滤、内容转换、同异步传输、动态部署、可视化管理监控等方面功能,支持的数据包括各主流数据库、Excel、规则文本、数据接口等各种格式,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特定业务服务。能够完成县区、地市与上级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
【图3】数据交换平台框架
【图4】环境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整体部署
2.3实现数据挖掘分析
【图5】查询检索
数据中心整合了在线监测数据,可以利用海量的在线监测数据对环境状况做分析、评价和预测。数据分析可以统计限定时间内环境质量数据的zui大值、zui小值、平均值、超标率等,生成各种报表。数据中心系统集成的数据挖掘工具,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遗传算法,近邻算法等挖掘技术,计算出环境状况变化趋势。
【图6】综合评价分析
三、主要特点
环境数据中心必须是一个具有高处理效率、高可靠性、配置灵活、界面统一、易于操作的实时信息处理和业务应用系统,主要特点如下:
(1)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下实现有效的集成 制定“一套标准”就是环境信息化要在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下实现有效集成。制定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并依据标准对现有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结合今后环境保护业务发展趋势规划建设数据中心,从而满足各类环境信息的关联性、数据准确性、及时性的要求,提高环境管理部门业务操作效率,并为制定环境政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2)完善的环境数据资源目录 信息资源目录是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的主要方法,信息资源目录描述的主体是数据集,通过信息资源目录功能,构建面向用户的数据共享服务体系。环境信息资源中心结合国家标准和环境信息资源中心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环境资源目录。对目录资源进行展示、导航,完善对目录资源关联的数据和元数据进行查询、查看、导出打印等功能。
(3)*的空间及业务数据管理 我们系统可以采用通用的地图,如高德地图,作为GIS基础平台,也可以采用国产的超图,或者ESRI公司的化产品ARCGIS作为GIS基础平台。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功能全面化、化。所有的环境业务数据均可分类分层展示与空间数据充分叠加融合,真正实现环境信息可视化监控管理。
(4)灵活的环境资源信息交换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并兼顾未来其他系统的接入,以及更多主题应用建设对该平台设施的要求。从各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出发,保证现有业务系统正常运转,兼顾各部门的系统建设现状和实际需求。在系统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确保系统便于操作、易于扩展,从方案设计的各个方面充分以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