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隆拓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环保在线中级14

收藏

皮托管原理结构

时间:2013-07-17      阅读:20288

  hbzhan内容导读:皮托静压管(以下简称皮托管)是由一个垂直在支杆上的圆筒形流量头组成的管状装置。本装置在侧壁周围有一些静压孔,顶端有一个迎流的全压孔。它能测出差压,并根据差压确定流场中某处的流速,由流速与面积的乘积计算出流量。
  
  一、皮托管的原理结构
  
  如图2所示,当一台差压计两端分别与总压管和静压管连接,这样差压计上就可以显示出动压值来。

  
  图2是一般皮托管的结构,为了能看清楚把两端放大。如图中可以看到皮托管外形是一个直角弯折的金属管,与管轴平行安置的直角边是测头,其顶端有一个总压孔,在其侧壁有若干个静压孔。总压孔与静压孔不相通,分别用导压管引出,从静压孔至总压孔称为鼻端。直角的另一边称为支杆,引出总压孔和静压孔的接头以便与微压计相连。其上有定向杆,指示鼻端方向。测量总压力的管子叫皮托管;测量静压力的管子叫静压管。实际上常用的形状都是皮托管和静压管的组合,而且多数使用实验系数近似为1的形状,也就是标准推荐的GETIAT型(锥形头),AMCA型(球形头)MPL型(椭圆形头)三种,如图3所示,皮托管各部分的结构要求如下。

  
  a.皮托管的支杆直径应与测头直径相同,其长度不能短于测头的长度;支杆尾端的定向杆应与测头平行。
  
  b.测头与支杆的平角应为90±2°,弯折处的曲率半径为(2.5~3.5)d,并应圆滑,不得有皱折和明显变扁等现象。
  
  c.总压孔应位于测头横截面的中心,总压孔的直径d为(0.1~0.4)d,并不得小于1mm其边缘不应不倒角、毛刺等。
  
  d.静压孔的位置与总压孔的距离应不小于4d,与支杆相距应不应小于8d;静压孔的数目不少于4个,并均匀地分布在横截面的圆周上。静压孔的直径为0.5~1.0mm,孔的边缘要求与总压孔相同。
  
  e.总压孔与总压管,静压孔与静压管,均应通畅不堵塞。
  
  f.总压管与总压接头,静压管与静压接头之间,各焊缝处应不漏气。
  
  g.皮托管测头的直径d应为4~15mm,长度为12~25d,而且外表面应光洁,接缝
  
  处应平整,不得有裂痕、划伤、凹凸不平等缺陷,不得有锈蚀,镀层起泡或脱落等现象。
  
  h.校准系数应在0.99~1.01之间。
  
  i.在空气流速不超过40m/s的水流速度不超过2.5m/s的情况下,由皮托管给出的校准系数其准确度1%。

上一篇: 皮托管安装及使用 下一篇: 乌氏粘度计操作流程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