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环保在线中级14

收藏

工业园区物联网环境质量监控系统

时间:2017-12-10      阅读:2953

工业园区环境

 

 物联网在线电子监管系统

主要监测数据:工业园区空气温湿度、光照、PM2.5粉尘、噪音、二氧化碳、氧气、VOC、光辐射、风速、风向、雨量、大气压力等数据值

主要适用环境:工业园区、工厂、厂房、学校园区、办公楼宇等

主要实现功能:对园区内环境数据集中监控。

 

 

 

目    录

*章、背景介绍 3

第二章、设计依据 4

第三章、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5

第四章、主要监测范围 6

第五章、系统特点 6

5.1.实时数据入库系统 6

5.2数据存储系统 6

5.3实时预警系统 6

5.4数据查询分析应用系统 7

5.5数据管理系统 7

5.6数据接口 7

5.7监测设备自动校准 7

第六章、布点方案 7

第七章、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系统优势 8

7.1标准的技术路线 8

7.2灵活的方案配置 8

7.3的软件平台 8

7.4科学的算法技术 8

7.5的监测数据 8

7.6低廉的运行成本 8

7.7先进的配套软件 8

7.8多方位的监控方式 9

第八章、系统软件介绍 9

第九章、效益影响 9

9.1社会效益 9

9.2环境效益 10

9.3经济效益 10

第十章、相关图片 10

 

*章、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源的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化工区、工业集中区及周边环境,污染方式与生态破坏类型日趋复杂,环境污染负荷逐渐增加,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同时,随着公众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纠纷日益频繁,因此对环境监测的种类、要求越来越高。

在“十二五”期间,政府着力打造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从目前环保部力推的“气,水,土三大战役”的初步效果来看,下一步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则是对于现有治理设施和治理手段的检验。而对于三个领域治理效果的检验,依赖于全面有效的环境监测网络。

    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设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根据调研大部分企业具备简单治理技术,即将生产车间内生产工艺所产生的VOCs污染物通过管道集气罩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以后进行排放,但园区内存在着有组织排放超标和无组织排放的问题,为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治理装置,减少无组织排放,建议园区部署网格化区域监控系统。

    系统部署可提高各工业工园区污染源准确定位能力,同时快速直观的分析出污染源周边的相关信息,通过整合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和环境保护业务资源,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资源数据库,将空间数据与动态监测数据、动态监管数据、政策法规数据等业务数据进行无缝衔接。为管理者提供直观、、便捷的管理手段,提高环保业务管理能力,综合管理与分析的决策能力。同时根据业务应用的不同,对数据进行横向的层次划分,通过应用人员层次的不同,对数据进行纵向的层次划分,明晰信息的脉络,方便数据的管理。

第二章、设计依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

《环境保护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61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应急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13〕3号)

《关于印发<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20号)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环发〔2011〕112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的通知》(环发〔2009〕15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

《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通知》(环发〔2010〕14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2013年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3〕10号)

《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67号)

《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号)

第三章、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总局令第28号)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75-2007)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HJ/T 373-200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630-201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 212-2005)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HJ 477-2009)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76-2007)

《环境信息术语》(HJ/T 416-2007)

《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HJ/T 417-2007)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HJ/T 419-2007)

第四章、主要监测范围

主要对于园区内环境温湿度、VOC、噪音环境、二氧化碳、氧气、风速、风向、大气压雨量、光辐射等进行一些列的集中监控。

第五章、系统特点

5.1.实时数据入库系统

    实时数据入库系统主要实现园区企业内所有需要监测环境数据监测点产生的测量数据实时存到监测平台数据存储中心。

5.2数据存储系统

    原始监测数据,将全部存储在监测平台分布式文件系统,用于存储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为了满足和适应数据量、数据特征和查询处理的不同需求,部分存储于关系型数据库中。

5.3实时预警系统

    对监测指标设置对应的阀值,超过该值超过一分钟在*时间通过邮件,App推送,或者短信等形式通知行政人员,给管理部门迅速出动,及时阻止破坏环境保护的行为。

5.4数据查询分析应用系统

    数据查询分析应用提供包括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总量核算、源解析及源强计算、区域排放监测与预警、污染源扩散预测及分析等,同时可查看历史记录和分析数据等功能。环境数据历史数据查询处理时,由于数据量巨大,需要调度使用云计算技术管理多台服务器节点进行并行处理。

5.5数据管理系统

    在实际使用中,可能用户会对某一时间段或者类型的数据特别关心,就可以通过数据管理系统查询并导出这部分数据以供使用。

5.6数据接口

    系统提供Web Service和Json格式数据接口,供外部系统调用系统数据,方便和第三方平台对接。

5.7监测设备自动校准

    采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立监测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监测设备的自动校准,降低设备运维费用,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第六章、布点方案

    根据区域内有毒有害气体分布及特性、环境敏感区分布、主导风向等因素,结合园区原有监测站的建设情况,识别出大气突发环境事件重点扩散途径,统筹园区环境数据及恶臭自动监测站建设。

在综合考虑区域的重要性,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的基础上,对所在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在网格的交点处或中心点设立监测点位,利用分布式冗余节点判断算法,去除传感器冗余节点,从而降低计算复杂度,通信开销及设备成本。同时能够准确判断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性,能够绘制该区域不同时段污染物的扩散趋势,有利于对污染物控制进行科学决策。每个测试点位,都包含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苯、甲苯、二甲苯六项指标的实时监测。

第七章、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系统优势

7.1标准的技术路线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提供完整的配置系统;

7.2灵活的方案配置

可根据需求扩展出多种解决方案;

7.3的软件平台

通过中心端软件平台,实现多站点数据集成、分析、上报和发布。

7.4科学的算法技术

采用高斯烟羽模型,分布式冗余节点判断算法实现对污染物排放区域布点、整体监控,污染物扩散趋势推算,污染区排放源解析等功能。

7.5的监测数据

可同时监测多种污染气体,具有很高的时间、空间分辨能力和探测灵敏度;

7.6低廉的运行成本

可实时、连续、长期运行,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

7.7先进的配套软件

采用数据采集、分析及可视化软件,大大提高监测效率。

7.8多方位的监控方式

由“点源污染防治”向“点面区三位一体污染联防”转变,掌握各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园区整体空气质量及其它变化趋势

第八章、系统软件介绍

系统采用HB-V系列专业工业组态监测软件,软件方便操作,可同时对上千路的各种参数同时进行采集处理。期稳定的运行提供了保证,是一款功能丰富、性能稳定的温湿度监测软件。

软件主要功能介绍:

即装即用:软件安装方便,直接点击“Setup.exe”运行完成安装,无需其它设置,即可使用,真正的即装即用。

多种界面:具有实时数显、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数据报表、组态报表等多种数据显示方式。

组态灵活:画面、文字及曲线根据测量需要,灵活组态,画面具体生动。

数据存储:数据自动存储、数据导出(另存)Excel、TXT等格式。

数据打印:支持报表打印、历史曲线打印及在Excel里打印。

数据查询:通过输入查询时间,即可查询所需被测点对应时间内的数据记录和曲线记录。

监测报警:当监测数值达到报警条件时,以改变相应数据颜色并闪烁方式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声卡音箱输出报警声音。

稳定准确:软件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数据采集准确度高,满足高标准数据监测要求。

第九章、效益影响

9.1社会效益

    园区大气污染环境预警综合管理系统试点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化工园区的风险监控、快速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有效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园区实现安全、稳定、集约、的发展目标,同时,也将产生良好的应用示范作用,为我国其它化工园区的大气污染综合管理预警体系建设提供经验。因此,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9.2环境效益

    化工园区作为化工产品的生产、研发基地,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园区将以本次典型大气污染环境监测综合管理系统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日常污染源监控和突发事件快速预警响应工作,做好“平战结合”,努力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因此,本项目的环境效益明显。

9.3经济效益

    项目完成后园区环境风险得到规避,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得到充分保障,污染事故的有效控制将大幅减少园区可能的事故性损失,潜在的经济效益巨大。此外,园区将进一步以其专业性、高规格、生态、安全、的定位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与国内外同类型工业园区相比,将具备更强有力的竞争力,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扩大招商引资,吸引资金持续注入。

第十章、相关图片

 

上一篇: 景区系列质量度环境物联网测试系统 下一篇: 学校物联网环境监控系统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