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在线免费8

收藏

研究发现强迫性酗酒的神经环路机制

时间:2013-08-13      阅读:278

日前,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科学家发现了大鼠强迫性饮酒的神经环路机制。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抑制前额叶和伏隔核之间的神经能够降低大鼠强迫性饮酒行为,而前额叶参与到神经系统功能如思考,风险评估等;而伏隔核与奖赏和动机等行为相关。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目前已经有多个经 FDA 批准上市的针对该环路的药物,而这些药物将有望能够治疗酗酒行为。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每天给大鼠喂食两种 20% 的酒精,一种是单纯的酒精,另一种混合有苦味剂奎宁。研究人员表示,酒精-奎宁溶液就像未加糖的伏特加,是大鼠强迫性饮酒行为研究的一种常用溶液。他说对于大鼠来说苦味是饮酒造成的负面结果,就像人类饮酒也会产生很多后果一样,诸如有可能因饮酒而失业,家庭破裂,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很多人还是要选择饮酒。

研究人员指出,酗酒大鼠的 NMDA 受体明显升高,该分子能够激活神经系统。注射 NMDA 阻断剂后,大鼠饮用酒精-奎宁溶液的量明显减少,而饮用纯酒精的的量未受影响。换句话说,只有强迫性饮酒行为收到影响。

科学家重点关注于大鼠内侧前额叶和岛叶两个脑区,内侧前额叶在抉择过程中起作用,岛叶与自我意识和情感相关。研究人员解释道,在理性情况下,这些脑区告诉你哪些事物是可能有害的,需要尽快远离这些事物。但是一旦你是强迫性饮酒者,这些脑区就会告诉你再喝一点吧,没有关系的。

科学家采用光遗传技术将一种光敏感蛋白 halorhodopsin 注射到该脑区。通过埋植在大鼠脑中的光纤进行光照来激活 halorhodopsin 蛋白,导致该脑区功能受到抑制。科学家发现抑制该环路明显降低了大鼠摄取酒精-奎宁溶液的量。

研究人员的两种方法都抑制了大鼠强迫性饮酒行为,即采用 NMDA 阻断剂和直接抑制神经环路,从而鉴定出了该行为的相关脑区以及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计算下一步在临床中对强迫性饮酒病人进行试验,测试 NMDA 阻断剂的效果。

来源:生物360

上一篇:Nature颠覆传统观点,聚焦“遗传搭车客” , 下一篇:美国成功研发婴儿哭声诊断仪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