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
时间:2017-06-23 阅读:742
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大型污水处理厂从500座增加至将近4000座,市政污水处理已经趋于饱和,而占中国将近60%人口的农村污水市场还是一个未开发的处女地,虽然单个处理规模比较小,但是全国有2856个县、40906个乡,以及几十万个村,所以市场规模很庞大。
常见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
1、传统模式
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加A/O、A2O、 SBR、CASS、生物接触氧化等,特点是技术成熟、工艺运行稳定,应用条件要求在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较为完备、运行维护资金充足的地区。
(1)A2o污水处理工艺
优点: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基本无污泥膨胀问题,不需外加碳源,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运行费用较低;工艺简单,总的水利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
缺点:脱氮效果不能满足较高要求;由于受污泥增长限制,除磷效果较难提高;沉淀池设计有特殊要求,含磷污泥停留时间不能太短,;运行费用较高,管理复杂。
(2)CASS污水处理工艺
优点:投资省,无单独二沉池,构筑物少,占地面积少;有机物去除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具有较稳定的脱氮除磷功能。
缺点:对电磁阀、气动阀、液位传感器、定时钟的精密度和灵敏度要求较高;管理简单,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3)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
优点: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处理时间短,节约占地面积;不需设污泥回流系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不需专门培养菌种,挂膜方便,动力消耗低。
缺点:填料易于堵塞,布气、布水不均匀;处理效果一般;操作管理方便。
2、生态处理模式
生态塘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下渗滤处理技术、蚯蚓生态滤池以及ETS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等工艺特点是便于操作,建造简单,投资小,维护和运行费用低。
(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特点:建造简单,投资小,维护和运行费用低。投资600~700元//t水,运行成本约0.2元/t;湿地内种芦苇、水芹菜等,具有经济效益。
厌氧-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可以弥补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长时间运行造成堵塞等不足,可以实现处理和回用一体化,合理选配水生或半水生及湿生植物,建造生态景观,美化生活环境。
(2)人工快渗处理工艺技术
优点:便于操作,易于管理和维护,无污泥处理费用;建设投资费用省,一般投资费用约为800~900元/t水。运行费用低,直接运行成本约0.2元/t;抗冲击负荷强,可以处理COD小于600mg/L的生活污水。
缺点:北方地区需做保温处理,进水SS高时容易出现堵塞问题。
3、强化天然处理模式
充分利用自然界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通过人为强化技术使水体达到自然修复。主要工艺为天然苇塘处理、生态河道自净技术。
(1)生态河道自净技术
主要从河流的类型、断面形式和空间构成等对河流进行整体的分析,依照河流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生态河道构建技术。
护坡生态化改造:自然原型护坡、自然型护坡和台阶式人工自然护坡等。
(2)阿科蔓生态基处理技术
优点:投资运营费用低,污泥产量少,实施简单、管理维护含量少,系统可控性、兼容性很强,安装维护简单,如不需要曝气,运行费用基本为零。
缺点:阿科蔓生态基成本较高,在国内虽有应用,但调控经验有待积累。
4、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模式的改进
污水排水系统构建和设计模式,要结合污水排放水量特点和变化规律。
在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CASS工艺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质、植被条件,推广土地渗滤技术、人工湿地技术、厌氧+人工湿地技术等实用技术。
针对农田灌溉、河道补水、景观湿地等污水回用方向,确定污水处理组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