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如何设计才合理
其他品牌 品牌
生产厂家厂商性质
盐城市所在地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如何设计才合理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应本着下列原则进行:
(1)总体布置应合理,特别是排灌结合或自排、自引与提水相结合的泵站以及闸站结合的泵站,在布置上应力求紧凑,充分利用建筑物进行调节。
(2)在泵型的选择上应力求使泵站设计扬程与水泵额定扬程相一致,且满足灌溉与排水流量的要求。并尽量选用技术上*的泵型,以保证泵站装置效率高,运行费用省。同时所选用的泵型应是比较成熟的泵型,有一定的运行实践,应尽量避免选用试验泵型。
(3)泵型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泵站的用途和工作性质。对那些年工作时间较长的灌溉和补水泵站应选择高效区范围宽, 且效率高、汽蚀性能好的泵型。对那些以排涝为主的泵站则应选择工作性能可靠、结构简单的泵型。
(4)工程布置应尽量采用正向进水,确保每台机组的进水条件良好,流态均匀。在工程布置上不得不采用侧向进水时,在设计中应尽量延长侧向进水口与水泵的距离,并采取一定的导流措施。
(5)出水池的设计应尽量避免急弯而引起水流撞击、壅高。压力水箱的设计应避免各出水管道水流的相互冲击而增加能量损耗。
(6)应尽量采用当地可利用的建筑材料。设计应保证施工简单、方便,且工程投资较少。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如何设计才合理
1.4泵站的设计步骤
1.4.1资料搜集
包括兴建缘由、设计流量、水位组合、地质资料、地形状况、水文、气象资料、交通状况、电源情况以及对设计的一些特殊要求等。
1.4.2机泵选型
包括泵型及泵的规格的确定,调节方式,泵的台数确定;电动机功率及型号(含极数)的确定;传动方式的确定。
1.4.3枢纽布置
包括站址的确定、取水口的布置、引水路线的确定、输水渠或容泄区的布置以及站身的基本型式(堤身式或堤后式)和进水方向(正向进水或侧向进水)
出水方向(正向出水或侧向出水)等。对担负多种功能的泵站,还应确定实现各种功能的方案和方法。
1.4.4辅助设备的布置方案
包括真空泵的布置;起重设备的布置;拦污方式;传动计算;进出水管道直径和管道材料、管道附件(闸阀、逆止阀等)的确定等。
1.4.5站身布置
(1)泵房结构型式选择:根据泵型、地形、水源、水位变幅等情况确定采用泵房的结构型式
(2)断流方式选择:根据泵房结构型式及布置要求,确定采用拍门、虹吸真空破坏、快速闸门等断流方式。在小型泵站中,一般以拍门断流方式为好。
(3)机房布置:包括机组布置、管路布置、检修间及主要配电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布置。
(4)机房平面尺寸的确定:根据以上布置的要求确定机房的宽度、长度。
(5)机房高度的确定:根据泵型及起重要求和起重设备的型式确定机房高度。
(6)机房各部分高程的确定:包括水泵、电机安装高程;机房底板、水泵梁、电机梁、地面、屋面大梁、进出水池等各部分高程。
1.4.6水泵工况点核核
根据*后确定的管道及附件布置,计算管路局部损失和沿程损失,并确定水泵工作点。在设计工况下,工作点应落在高效区范围内,同时能满足各种要求的水位组合和流量,并保证电动机安全运行。
1.4.7进水建筑物设计
(1)引河设计:包括引河底宽、边坡、底坡、水深等参数的确定。
(2)前池的设计:主要确定前池的宽度、扩散角、长度、底坡、翼墙型式及前池冒水孔、反滤层的尺寸和型式等。
(3)进水池的设计:主要确定进水池的型式、宽度、长度、进水管喇叭口悬空高、淹没深度、进水池后壁型式和形状、管口至后壁的距离以及拦污设施等。
1.4.8出水建筑物设计
(1)出水型式的确定:根据泵房结构型式和布置要求,确定采用开敞式出水池或压力水箱。
(2)出水池的设计:
确定出水池宽度、深度、长度与衔接段尺寸等。
(3)压力水箱设计:
包括压力水箱的结构型式、平面尺寸、高度等。
(4)泄水建筑物设计:
对排涝或排灌泵站还需考虑泄水建筑物部分的布置和尺寸确定及结构设计。
1.4.9绘制机房平面和剖面草图
根据以上的布置和尺寸,在方格纸上绘制出机房的平面图和站身剖面图,并进行合理的调整。
1.4.10机房整体稳定及地基应力校核根据水力计算和设备布置初步拟定机房平面和剖面尺寸之后,对湿室型机房需进行抗渗、抗滑和地基应力核核;对干室型机房还需进行抗浮稳定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