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数据误差的种类、来源和消除
时间:2021-08-30 阅读:3044
实验室数据误差的种类、来源和消除
在日常检测工作中,我们虽然有的检验方法、有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有满足检验要求的环境条件和熟悉检验工作的操作人员,但是,得到的检验结果却往往不可能是准确的,即使是同一检测人员对同一检测样品、对同一项目的检测,其结果也不会*一样,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也就是说,任何物理量的测定,都不可能是准确的,在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别,这就是误差。
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误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系统误差(又称规律误差)
定义:系统误差是指,在偏离检测条件下,按某个规律变化的误差。
特点:系统误差又称可测量误差,它是由检测过程中某些经常性原因引起的,再重复测定中会重复出现,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比较固定的。
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a)方法误差b)仪器误差C)试剂误差d)操作误差
系统误差的消除: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校正试验
二、偶然误差(也称随机误差、不定误差)
定义:偶然误差指,由于在测定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素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形成的具有相互抵偿性的误差。
特点:就个体而言是不确定的,产生的的这种误差的原因是不固定的,它的来源往往也一时难以察觉,可能是由于测定过程中外界的偶然波动、仪器设备及检测分析人员某些微小变化等所引起的,误差的值和符号是可变的,检测结果时大时小、时正时负,带有偶然性。但当进行很多次重复测定时,就会发现,误差偶然(随机误差、不定误差)具有统计规律性,即服从于正态分布。
三、粗大误差(简称粗差、也称过失误差、疏忽误差)
定义:在一定测量条件下,测量值明显偏离实际值所形成的误差(亦称离群值)。
来源:产生粗大误差的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例如,由于实验人员的疏忽、失误,造成检测时的错读、错记、错算或电压不稳
粗大误差的消除:常用的方法是3S准则(3S即3倍的标准偏差),该准则要求检测结果的次数不能小于10次,否则不能剔除任何“坏值",对于非从事计量检测工作而言,进行检验10次以上的分析化学不太现实,因此,我们采取4法和Q检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