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介绍
时间:2017-12-26 阅读:914
1、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学校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要求对学校污水进行处理的呼声也越来越强,寻求、经济、稳定的污水处理设施已经成为目前紧迫的任务之一。
2015年4月2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经过*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经过多轮修改的“水十条”,将在 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进行强力监管并启动严格问责制,铁腕治污将进入“新常态”。
2、学校特点简述
学校污水的来源分析:宿舍、教学楼、体育馆的生活污水;食堂餐饮废水;部分雨水。都具备良好的生化性。
3、学校生活污水处理标准
由于国家对学校污水没有明确标准,且学校污水与乡镇污水主要污染物成分相似,所以目前学校污水处理主要执行的标准为按照目前乡镇污水处理主要参考标准有: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污染物 | COD | SS | NH 3 -N | TN | TP |
一级 A | ≤ 50 | ≤ 10 | ≤ 5 ( 8 ) | ≤ 15 | ≤ 0.5 |
一级 B | ≤ 60 | ≤ 20 | ≤ 8 ( 15 ) | ≤ 20 | ≤ 1.0 |
4、学校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预处理:食堂的餐饮废水需进行隔油处理,污水混合后经过化粪池处理,化粪池出水混合后过格栅过滤,进入调节池调节水量。
生化处理:鉴于生化性好可选工艺很多,A2O、A/O、等等都可以,考虑经济实用性建议采用A/O工艺,生化出水一般能达到一级B标准,有些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
主要流程说明:
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化粪池,厌氧分解其中的粪便及大分子有机物,然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中设置液位控制器,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一体化设备的厌氧池,经好氧处理流入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出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一体化沉淀池中的污泥部分排入化粪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排,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工艺原理:
A/O工艺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即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好氧段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细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缺氧段,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
5、A/O工艺特点
(1)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灵活,管理方便。
(2)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可实现脱碳、脱氮除磷。
(4)污泥量少,污泥性质稳定,污泥处理费用低。
(5)能承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
(6)污水处理系统自动化较高、管理方便。
6、小结
学校污水处理系统伴随当下水污染程度日益加剧是必然产物。目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因具备投资费用低、操作简单出水水质稳定等特点,在目前多处学校污水治理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及污水处理标准的日益严格以及民众日渐觉醒的环保意识,学校污水处理势在必行。不断的对学校污水处理工艺进行革新,适应不断变化的处理要求,对保护环境安全,保护校园师生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肯定的是处理之后的水进行中水回用也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