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奥坤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在线免费7

收藏

污水处理设备中的除磷工艺有哪些

时间:2019-01-15      阅读:792

现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已经越来越普遍化,采用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对于污水中含有的氮磷等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处理过后的水质指标还能达到设计的要求。那么污水处理设备除磷的工艺有哪些呢?

1、A2/O工艺  

A2/O工艺是在 A/O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缺氧阶段,使好氧区中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使之反硝化脱氮,从而使除磷和脱氮相结合。缩小了曝气区的体积。  、

但是由于存在内循环,系统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只有少部分经历了完整放磷吸磷过程,其余基本上未经厌氧状态而直接由缺氧区进入好氧区,这对于系统除磷是不利的。而且为了降低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必须提高混合液回流量,从而增加电耗。  

2、Phostrip工艺 

该工艺把生物法和化学除磷法结合在一起,将一部分回流污泥 (约为进水流量的 10%~20%)分流到厌氧池除磷,污泥在厌氧池中通常停留 8~12 h,聚磷菌则在厌氧池中进行磷的释放,脱磷后的污泥回流到曝气池中继续吸磷。含磷上清液进入化学沉淀池,投加石灰生成沉淀。它除磷效率可达 90%以上,处理出水含磷量可低于1mg·L-1,对进水水质波动的适应性较强,较少受进水 BOD 的影响,加之大部分磷以石灰污泥的形式沉淀去除,因此污泥处理不像高磷剩余污泥那样复杂。  

3、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由于其特殊的运行方式,在空间上形成了缺氧、好氧的交替变化,达到了硝化、反硝化和生物除磷的目的。其可在低负荷和较长的泥龄条件下运行,由于无需回流,比一般工艺节能 10%~20%。若水量大或负荷高,则工艺占地面会很大。  

所有的生物除磷系统都有以下几个特点:保证厌氧区真正处于厌氧状态,既不存在游离态的溶解氧,也不存在硝酸根等结合态氧,如通过改变污泥回流方式和路径以避免硝酸根进入厌氧区,而防止厌氧区的反硝化作用,对聚磷菌厌氧释放磷的竞争抑制作用;保证厌氧区进水中易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以使聚磷菌能在与其它细菌对食料的争夺中占优势,如可在进水中加入初沉污泥酸性发酵液等。 

上一篇: 工业污水处理设备故障排除方法 下一篇: 如何有效预防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发生故障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