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计量 品牌
工程商厂商性质
广州市所在地
电磁继电器电性能测试全国6大专项实验室服务内容
● 针对实际使用发生失效的继电器进行宏观及微观的分析,确定其失效模式及其失效的机理。
● 对继电器进行可靠性评估,检测样品的各项电性能参数及变化情况,确定继电器的可靠性等级,同时评估继电器的剩余使用寿命。
测试内容 | 技术指标 |
线圈功耗 | 继电器工作时的线圈功率,反映线圈电压、电流、内阻等参数,是控制电路设计的重要指标。 |
线圈电阻 | 继电器线圈端的输入阻抗,反映继电器的线圈电流、线圈功耗等指标。 |
动作电压(吸合电压) | 继电器动作时的工作电压,即继电器常开点全部闭合的电压,继电器的实际动作电压均应小于该值。 |
保持电压 | 能够使继电器保持在动作状态的电压范围。 |
释放电压 | 继电器常开点全部断开的电压。 |
接触电阻 | 触点接通时在引出端上所测的电阻值。 |
吸合断开 | 从线圈加规定的额定电压开始,至常闭点初次断开为止之间的时间间隔。 |
吸合时间 | 从线圈加规定的额定电压开始,至常开点初次闭合为止之间的时间间隔。 |
吸合回跳 | 常开触点从初始闭合开始,至触点在吸合过程中的回跳结束为止之间的时间间隔(回跳判据为触点电压等于或大于开路电压的90%)。 |
释放断开 | 从切除线圈电压开始至常开点初次断开为止之间的时间间隔。 |
释放时间 | 从切除线圈电压开始至常闭点初次闭合为止之间的时间间隔。 |
释放回跳 | 常闭触点从初始闭合开始至触点在释放过程中的回跳结束为止之间的时间间隔。 |
服务范围
通信、轨道交通、汽车、电子电器、航天航空等行业。
参照标准
GJB 65B-1999 《有可靠性指标的电磁继电器总规范》
测试周期
常规5-7个工作日
检测资质
CNAS
电磁继电器电性能测试全国6大专项实验室服务背景
电磁继电器是机电结合的电子元件,其断态的高绝缘电阻和通态的低导通电阻等性能使得其它电子元器件无法与其相比。我国在航空、航天、电子、邮电民用电子装备中,电磁继电器得到了广范的应用。当今发达国家的很多电子装备中也依然在使用电磁继电器。近年来固态继电器的兴起和发展在一定范围内替代了一部分电磁继电器,但由于电磁继电器的性能,在相当多的应用领域中无法将其取代。
电磁继电器虽然有其它电子元器件无法相比的某些性能指标,但其可靠性却令使用者大伤脑筋。原因在于我国的电磁继电器,在其生产过程中大多工艺落后,很多生产工序是采用手工操作,所用的很多材料质量也不过关,使得电磁继电器的质量一致性水平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先进的检测手段,无法有效剔除那些存在内在缺陷和质量隐患的产品。这几方面的原因使得电磁继电器成为可靠性最差、失效率高的电子元件之一。很多选用固态继电器的设计人员,并不是由于固态继电器优于电磁继电器的某些参数性能,而恰恰是由于面对电磁继电器频繁出现的各种失效模式无所措手足。
我们的优势
1、服务覆盖全国:广电计量是一家全国布局、综合性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技术服务保障网络覆盖全国。
2、资源配置完善:广电计量聚焦集成电路失效分析技术,拥有专家团队及先进的失效分析系统设备(华峰测控的STS8204继电器测试系统)。
3、提供定制化服务:凭借齐全的检测能力和多行业丰富的服务经验,广电计量可针对客⼾的研发需求,提供不同应⽤下的失效分析咨询、协助客户开展实验规划、以及分析测试服务,如配合客户开展NPI阶段验证,在量产阶段(MP)协助客户完成批次性失效分析。
测试信息
样品名称 | JZC-200MT-024 |
测试目的 | 剔除早期失效元器件,提高产品批次使用的可靠性 |
测试依据 | GJB 65B-1999 有可靠性指标的电磁继电器总规范 |
测试参数 | 线圈电阻、静态接触电阻、吸合电压、释放电压、吸合时间、释放时间 |
测试结果
序号 | 试验参数 | 合格范围 | 试验结果 | 结论 |
1 | 线圈电阻 | 423~517Ω | 471.6Ω | 合格 |
2 | 开点接触电阻1 | <50mΩ | 19.11mΩ | 合格 |
开点接触电阻2 | <50mΩ | 19.77mΩ | 合格 | |
3 | 闭点接触电阻1 | <50mΩ | 22.41mΩ | 合格 |
闭点接触电阻2 | <50mΩ | 18.67mΩ | 合格 | |
4 | 吸合电压 | <13.2V | 10.70V | 合格 |
5 | 释放电压 | >1V | 2.30V | 合格 |
6 | 吸合时间1 | <4ms | 2.750ms | 合格 |
吸合时间2 | <4ms | 2.743ms | 合格 | |
7 | 释放时间1 | <4ms | 1.273ms | 合格 |
释放时间2 | <4ms | 1.294ms | 合格 |
依据试验结果可得继电器的基本电性能测试合格,继电器的二次筛选通过,可交付客户进行后续上板生产,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综合性能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