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蓓德机械有限公司

环保在线延保6

收藏

浅析斜管沉淀器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9-11-01      阅读:789

要提高供水水质,关键是要降低水的浑浊度,近年由于水源水质严重恶化,传统的沉淀处理很难达到理想的出水水质,因此各种强化沉淀的斜管沉淀池等相继出现,如何给絮凝、沉淀创造的水力条件,对斜管沉淀器的设计蓓德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斜管沉淀器的配水流速V1与上升流速V2的合理选择与匹配问题

斜管沉淀器的配水流速V:一般应小于絮凝池的出水流速,也不应大于0.02~0.05m/s。上升流速V2与原水水质、出水浊度要求、水温、混凝剂品种及投加量以及斜管的管径、长度等有关。上升流速V2越小其出水效果越好,但过小的流速限制沉淀池的产水量。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各地上向流斜管沉淀池的上升流速V,在1.5mm/s~4.5mm/s范围内。合理选择斜管沉淀池的配水流速V,与上升流速V,关系到沉淀池的产水量和出水水质。

我们可以通过沉淀池的运行观察到,凡是V,值过高者,即使V2值不高,其出水水质对适应负荷及积泥深度的变化都很敏感。有时观察到,在反应池工作正常时,斜管池的始段斜管上会出现破碎了的絮体,即出浑水,但当我们沿配水前进方向走过一段距离,继续观察,可见此种现象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究其原因,一般在斜管沉淀池的始端配水层的上部,有一部分水以配水流速V,进入斜管后,,加之斜管底部与配水层非常接近,在配水流速V;较大的情况下,配水层的水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减少流速进入斜管时,形成一定强度的速度梯度。一般说来,配水层内的水所带有的絮体(矾花)的特点是形体大、但较疏松,而絮体(矾花)对剪力的耐受程度是随着其形体增大而减小的,所以在配水层与斜管的交界面,絮体(矾花)容易被剪碎。如果絮体(矾花)在这时破碎,就再没有机会复原了,这样进入斜管以后,即使上升流速不高,细微的悬浮颗粒不可能在几分钟之内通过斜管(1m长)沉降下来,因而斜管池发生出浑水现象。但是配水层的水流经过一段距离后,由于配水总量已沿程递减,故配水流速V,逐渐减小,而斜管池始段、末段斜管内的流速值可以认为是始终不变的,这样在配水层与斜管界面形成的速度梯度逐渐降低,因此使絮休(矶花)破碎的能量减弱,于是进入斜管时,絮体(矾花)受到的破坏逐渐减少,出水水质趋于好转,这种现象与因V2值过高而导致全池都出浑水是不同的。

因此选择合理的配水流速V,与上升流速V2、并使其能有机地匹配,是关系到斜管沉淀器运行的重要问题。

上一篇: 气浮机设备厂家蓓德浅析气浮法污水处理在油田污水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下一篇: 斜管沉淀器产品基本介绍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