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的分类
时间:2024-04-29 阅读:72
沉淀池池体平面为矩形,设在池长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沉淀池的出口设在池长的另一端,多采用溢流堰,以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堰前设浮渣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池的主体。池宽和池深要水流沿池的过水断面布水均匀,依设计流速缓慢而稳定地流过。
为避免短流,一是在设计中尽量采取一些措施(如采用适宜的进水分配装置,以消除射流,使水流均匀分布在沉淀池的过水断面上,降低紊流并防止污泥区附近的流速过大,采用指形出水槽以延长出流堰的长度;沉淀池加盖或设置隔墙,以降低池水受风力和光照升温的影响;高浓度水经过预沉,以减少进水悬浮固体浓产生的异重流等);
二是加强管理,在沉淀池投产前应严格检查出水堰是否平直,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在中,浮渣可能堵塞部分溢流堰口,致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不等而产生水流抽吸,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堰口上的浮渣;用塑料加工的锯齿形三角堰因时间关系,可能发生变形,管理人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以出流均匀,减少短流。
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目前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 考虑到颗粒沉淀过程中的絮凝因素,假设颗粒的沉速以等加速改变,并设起始沉速为零。结合考虑管内的流速分布,则斜管长度为:-d*tgθ式中a为颗粒沉速变化的加速度,即a=du/dt上述三种方法,各不足之处。
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
竖流式
又称立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的进水管自上而下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出。溢流堰前也可设浮渣槽和挡板,出水水质。这种池,但深度大,池底为锥形,施工较困难。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 (管中流速应小于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 (对于生活污水一般为0.5~0.7mm/s,沉淀时间采用1~1.5h),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堰前设挡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出水水质。池的一边靠池壁设泥管(直径大于200mm)靠静水压将泥定期出。竖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泥容易,缺点是深度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常用于处理水量小于20000m/d的污水处理。
辐流式
池体平面多为圆形,也方形的。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直径为20~100米,池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1.5米。废水自池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