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服务

能源管理体系服务

参考价: 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2022-08-03 14:24:11
182
属性:
检测项目:其他;
>
产品属性
检测项目
其他
关闭
佳誉(广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佳誉(广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收藏

组合推荐相似产品

产品简介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是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之后的又一份管理体系标准。

详细介绍

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具有显著特点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是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之后的又一份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旨在为各行各业各类公司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提供帮助。

a.内容*性。它充分地汲取了*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反映当今国际较*的管理水平。

b.远期适应性。它参照了编写中的国际标准,便于各公司与国际标准接轨。

c.结构相容性。它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结构一致,互相相容,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更是十分相似,以便于各公司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d.实施有效性。标准针对影响公司能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各因素(称为能源因素,Energy Aspect)的控制,以降低公司成本,提高绩效。


2)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意义

a.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b.通过系统地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有利于明确、分配和落实能源管理的职能,确保有效和高效地实施节能工作。及时发现能源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明确、程序不规范、结果不清楚等问题,为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体系结构提供保障。

c.有利于公司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持续改进,不断降低能源消耗,通过能源管理绩效评价,有助于企业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

d.有利于满足市场、用户和各相关方的要求,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e.有利于完成国家对企业下达的节能指标。有利于获得国家各类奖励及财税政策支持,如国家对节约每吨标准煤给予组织200-250元的政策补贴,条件是组织必须拥有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制度;

f.有利于组织培养能源管理的人才,为系统地能源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g.有利于企业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形成节能减排的自律机制。有利于促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


3)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节能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缺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科学的能源管理理念、机制和方法,就会造成能源管理脱节。使能源使用无依据、分配无定额、考核无计量、管理无计划、损失无监督、节能无措施、浪费无人管等现象。一些思想前瞻的组织建立了能源管理队伍,在能源管理中,逐渐认识到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面, 单纯的依靠节能技术并不能最终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等问题。应用系统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为节能,进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成为能源管理的关键。有计划地将节能措施和节能技术应用于实践,使得组织能够持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不仅促进了系统管理能源理念的诞生,也推动了许多国家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开发与应用。

  a.坚持全过程控制: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都是在产品实现和服务提供的行为活动中体现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更应注重对过程的控制要求。

  b.运用PDCA循环:通过在组织内各层次应用PDCA概念进行能源因素识别、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制定,以及运行控制、检查和管理评审等活动,最终实现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的过程能力。

   c.充分结合能源管理的特点:将能源管理的特点充分体现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各项具体要求中,努力与现行的能源管理方法,如与能源诊断、综合能耗计算、节能量计算等技术相结合。

  d.充分借鉴现有的管理体系标准: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遵循了管理体系标准的国际惯例、发展趋势和一般要求,借鉴ISO9001ISO14001ISO27001等应用比较广泛的国际管理体系标准的理念和方法,在标准构架、相关表述和要求方面与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相协调。


4)咨询范围:

能源管理体系诊断/策划/设计/培训/建立/实施/改进/取证等。一般在10-60日内完成全部服务,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最终取证


5)能源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a.总要求:组织应建立并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体系应覆盖组织与能源管理有关内部过程和外包过程;

b.管理职责:包括管理承诺、能源方针、作用、职责和权限等方面的要求;

c.策划:包括能源因素、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能源管理基准、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方案等方面的要求;

d.实施与运行:包括资源,能力、培训和意识,信息交流,文件控制,记录控制,运行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e.检查与纠正:包括监视、测量与评价、合规性评价、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等方面的要求;

f.管理评审:包括总则、评审输入、评审输出等方面的要求。


6)主要辅导阶段:

 a.组织策划与准备

 b.总体设计

c.初始能源消耗评审:能源因素识别评价

d.管理体系文件策划阶段

e.体系运行实施

f.体系的监测:内审/管理评审

g.体系一阶段文审

h.体系二阶段审核

i.取证


7)主要培训内容:

a.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2009)基础知识培训

b.能源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c.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培训

d.内部能源管理审核员培训

e.能源相关能力培训

f.认证准备培训

      g.能源因素识别控制目标指标方案培训等


上一篇:如何筛选和培养适用于微生物垃圾降解菌 下一篇:微生物除臭菌:一种可替代化学除臭的生物方法
热线电话 在线询价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