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886-1997
无卤阻燃成端电缆
1997-02-28发布 199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其和国邮电部
目 次
前言……………………………………………………………1
1.范围…………………………………………………………1
2.刮用标准……………………………………………………1
3.产品分类……………………………………………………1
4.要求…………………………………………………………2
5.试验方法……………………………………………………8
6.检验规则……………………………………………………10
7.标志包装……………………………………………………11
附录A(标准的附录)绝缘颜色的盂塞尔色标…………………………………………13
附录B(提示的附录)无卤阻燃聚烯烃料的主要技术指标……………………………14
附录C(提示的附录)*的缆芯结构排列……………………………………………15
前 言
本标准主要根据通信行业标准YD/T 322-1996(钢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中靠填充电缆及美国国家标准ANSI/ICEAS-85-625·1989(钢芯聚烯烃绝缘空气心通信电缆技术要求,确定了电缆的电气性能.电缆的主要机械物理性能是根据德国绝缘料标准(DINVDE 0207)中的1U2(绝缘料)及HM4(护套料)的项目和指标,并综合了实际使用条件确定的。
目前,有些电信局将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或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的电缆直接进入局内,引上局内总配线架直列,以及进入用户宅内接到分线或交肇设备.由于聚乙烯的易燃性,这样做可能会造成火灾隐患l而聚氯乙烯在火灾中易释放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造成"二次灾害",另外,采用聚氯乙烯绝缘还会使电缆的电气性能与YD/T 322-1996中所规定的有较大差异。成端电缆位于用户线路的端头,其电气性能对于将来可能使用的用户环路上的数字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急需制定无卤阻燃成端电缆的标
准.
1.电气性能指标有如下变化:
a)绝缘电阻zui小为5000MΩ·km。
b)采用功率和的方式考核近端串音衰减和远端串音防卫度。
2.机械物理性能指标变化如下:
a)绝缘和护套拉伸强度中值zui小为10Mpa。
b)绝缘的断裂伸长率zui小为150%。
c)电缆和绝缘线的成束燃烧试验,均要求达到SZ-C类合格。
d)根据电缆直径的大小,通过透光率来考核电缆燃烧时的烟浓度。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无卤阻燃成端电缆
1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铜芯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成端电缆(以下简称电缆)的结构,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缆的制造,使用和验收。
屯缉主要用于连接进局市内通信电缆至总配线架,也适用于连接局外配线电缆至分线设备.这种电缆
不宜延伸到管道或土壤中,在用户侧可以有一短段延伸到室外作挂墙或架空安装.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版本的可能性.
GB 3953-83 电工圆铜线
GB 4005-83 电线电缆交货盘
GB 4909-85裸电线试验方法
GB 4910-85 镀锡圆铜线
GB 6995-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ll327.1-89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低频通信电缆电线一般试验和测量方法
GBl2666-90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YD/丁723-94 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
YD/T 837-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3 产品分类
3.1 电缆型号
电缆型号由型式代号和规格代号两部分组成,其表示如下:
3.2 导体直径与电缆对效
用户可根据需要按表1的规定选择屯缆标称对数。
根据用户要求也可提供其它标称导体直径和对效
3.3 电缆标志的表示方法
电缆标志采用电缆型号及本标准代号表示.例如:
铜芯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成端电缆,800对,导体标称直径为40mm,电缆标
志表示为:HDYZYZ 800XZX0.4 YD/T 886-1997;
4 要求
小1 导体
4.1.1 导体采用符合GB 4910规定的TXR型镀锡软圃铜线,其中尺寸偏差除外,也可采用符合GB 3953
规定的TR型软圆铜线.导体标称直径为o.40mm和:0.50mm.
4.1.2 导体允许接头,接头应采用银合金焊料及无酸性溶剂钎焊或冷焊.接头处应光滑平整,无毛刺.
小7.3 接头处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相邻无接头处抗拉强J立的90X.
4.1.4 成品电缆上导体的断裂伸长率应符合表7的规定.
4.2 绝缘
4.2. 绝缘料采用无卤阻燃聚烯烃,其主要性8S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4.2.2 绝缘层应完整连续,应紧包导体而不粘着,具有良好的可剥离性.
4.2.3 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绝缘厚度应均匀,井能满足屯缆的性能要求,
小2.4 绝缘层应着色,色谱按表2的规定.绝缘颜色应符合GB 6995.2或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规定,有
争议时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规定.绝缘颜色应不迁移.
小2.5 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绝缘的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
4.3 线对
4.3.1 由a线和b线均匀绞合成线对,绞对节距不大于100mm.
4.3.2 线对序号及色谱见表2.
表2 线对序号及色谱
4.4 单位
d.小7 基本单位
基本单位由25个线对按同心式或交叉式纹合而成.基本单位中各线对的绞合节距应各不相同.各线
对的序号和绝缘色谱应符合表2的规定.
4.小2 于单位.
于单位由12个线对或13个线对或更少的线对按同心式或交叉式绞合而成.子单位中各线对的纹合
节距应各不相同,各线对的序号和绝缘色谱应符合表2的规定.
小4.3 超单位
超单位由若干基本单位或/和12对,13对于单位绞合而成.超单位有50对与100对两种.
4.4.4单位扎带
4.4.小] 各种单位应采用非吸湿性和非吸油性的绝缘带螺旋绕扎,绕扎节距应不大于100mm.构成同一
基本单位的若干子单位的扎带色谱应与该基本单位扎带色谱相同.扎带色谱见表3.扎带颜色应符合GB
6995.2的规定.
小4.4.2 任一基本单位或子单位缺扎带的长度应不超过90m,电缆任一横截面上缺扎带的基本单位与子
单位的总数应不超过3个,且柏邻单位不允许同时缺扎带.超单位内只允许有一个基本单位或子单位缺扎
带.超单位不允许缺扎带.
小小小3 对缺扎带的电缆应在质量检验合格证上注明缺扎带单位的扎带颜色及其超单位的扎带颜色.
小5 缆芯
4.5.1 缆芯排列
4.5.1.1 20对的电缆,应采用同心式或文又式结构,缆芯中各线对的纹合节距应各不相同,各线对的序
号和绝缘色谱应符合表2的规定.
小5.1.2 20对以上电缆,缆芯由若干个基本单位(子单位)或(和)超单位绞合而成,其线对序号和扎带色
谱应符合表3的规定.
4.5.1.3 *的缆芯排列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
小5.1.4 面向电缆A端看,基本单位(于单位)内的线对或20对电缆内的线对(交叉绞电缆除外)应按表
2的线对序号和绝缘色谱顺序顺时针方向从内到外依次排列;20对以上电缆内的基本单位(于单位)或超
单位应按表3的单位序号和扎带色谱顺序顺时针方向从内到外依次排列,电缆另一端为B端。
表3 基本单位、超单位的序号及扎带的色谱,
4.6 预备对
4.6.1 100对及以上的电缆预备对数量应不超过电缆标称线对数的1巧,且zui多不超过6对,
4.6.2 预备线对应置于缆芯外层单位间,可单独放也可纹合后放置.
小6.3 除线对间的电容不平衡和串音外,预备线对其它性能应与标称线对相同.
4.6.4 预备线对色谱应符合表4的规定.
小6.5 交货时,电缆的合格线对数(含合格的预备线对效)应不少于标称线对效,不合格线对的序号及不合格项目应在质量检验合格证上标明.
小7缆芯包带层
4.7.1 缆芯应用非吸湿性和非吸油性的绝缘带纵包或重叠绕包,井可在包带外用非吸湿性和非吸油性纱
扎紧
小7.2 包带层应具有足够的隔热性能、机械强度和绝缘介电强度,以保证电缆性能.
小6.5 交货时,电缆的合格线对数(含合格的预备线对效)应不少于标称线对效,不合格线对的序号及不
合格项目应在质量检验合格证上标明.
小7缆芯包带层 .
4.7.1 缆芯应用非吸湿性和非吸油性的绝缘带纵包或重叠绕包,井可在包带外用非吸湿性和非吸油性纱
扎紧
小7.2 包带层应具有足够的隔热性能、机械强度和绝缘介电强度,以保证电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