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污水处理设备中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什么?

技术文章2023/12/9 16:05:30
402
进入展台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也称间歇式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反应器-曝气池的运行操作,是由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待机(闲置)等五个工序所组成。这5个工序都在曝气池这一个反应器内进行、实施。现将各工序运行操作要点与功能阐述于后:

1)流入工序:在废水向反应器注入之前,反应器处于5道工序中最后的闲置段(或待机段),处理后的废水已经排放,器内残存着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

废水注入,注满后再进行反应,从这个意义来说,反应器起到调节池的作用,因此,反应器对水质、水量的变动有一定的适应性。

废水注入、水位上升,可以根据其它工艺上的要求,配合进行其他的操作过程,如曝气,其作用即可取得预曝气的效果,又可取得使污泥再生恢复其活性的作用;也可以根据脱氮、释放磷等要求,则进行缓速搅拌;又如根据限制曝气的要求,不进行其它技术措施,而单纯注水等。

本工序所用时间根据实际排水情况和设备条件确定,从工艺效果上要求,注入时间以短促为宜,瞬间最好,但这在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

2)反应工序:这是本工艺最主要的一道工序。废水注入达到预定高度后,即开始反应操作,根据废水处理的目的,如BOD去除、硝化、磷的吸收以及反硝化等,采取进行反应的技术措施,如前三项,则为曝气,后一项则为缓速搅拌,并根据反应需要达到的程度以决定反应的时间。

如根据需要,使反应器连续进行BOD去除—硝化—反硝化反应,BOD去除-硝化反应,曝气的时间较长,而在进行反硝化时,应停止曝气,使反应器进入缺氧状态,进行缓速搅拌,此时为了向反应器内补充电子受体,应投加甲醛或注入少量有机废水。

在本工序的后期,进入下一步沉淀过程之前,还要进行暂短的微量曝气,以吹脱污泥近傍的气泡或氮,以保证沉淀过程的进行,如需要排泥,也在本工序后期进行。

3)沉淀工序:本工序相当于活性污泥连续系统的二次沉淀池。停止曝气和搅拌,使混合液处于静止状态,活性污泥与水分离,由于本工序是静止沉淀,沉淀效果一般良好。

沉淀工序采取的时间基本同二次沉淀池,一般为1.5~2.0h。

4)排放工序:经过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一直到低水位,在反应器内残留一部分活性污泥,作为种泥。

5)待机工序:也称闲置工序,即在处理水排放后,反应器处于停滞状态,等待下一个操作周期开始的阶段。此工序时间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而定。如时间过长,为了避免污泥钝化,应进行轻微的曝气或间断的曝气。

在新的操作周期开始之前,也可以考虑对污泥进行一定时间的曝气,使污泥再生,恢复、提高其活性。对此,也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再生”工序考虑。

与连续式活性污泥法系统比较,本工艺系统组成简单,勿需设污泥回流设备,不设二次沉淀池,曝气池容积也小于连续式,建设费用与运行费用都较低。

此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系统还具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工业废水处理),无设置调节池的必要;污泥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在单一的曝气池内能够进行脱氮和除磷反应;运行管理得当,处理水水质优于连续式。

IMG_20230405_160456_副本.jpg

 

技术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