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哪些步骤

技术文章2024/6/27 14:31:26
123
进入展台
  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复杂且多步骤的过程,旨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以下是污水处理工艺的主要步骤及其详细描述:
 
  一、预处理阶段
 
  预处理是污水处理的首要步骤,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油脂和其他易于分离的污染物。
 
  1. 格栅与筛网:通过物理方法,如格栅和筛网,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如纸屑、布片、塑料等。这些物质若进入后续处理流程,将严重影响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调节池:调节池用于调节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这有助于后续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
 
  3. 油脂分离:利用油脂与水的不相容性,通过重力分离、气浮或吸附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油脂和类脂物质。
 
  二、一级处理阶段
 
  一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
 
  1.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沉淀池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等多种形式。
 
  2. 混凝与沉淀: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胶体物脱稳并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去除。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对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
 
  3. 气浮:利用微小气泡的粘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带至水面,然后通过刮渣机或吸泥机去除。气浮法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轻质悬浮物和油脂。
一体化工艺.jpg
  三、二级处理阶段
 
  二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废水得到进一步净化。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法的关键在于培养和维持高效、稳定的活性污泥系统。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利用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生物膜法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等优点。常见的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3.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厌氧生物处理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工业废水、污泥消化液等。
 
  四、深度处理阶段
 
  深度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提高出水水质。
 
  1. 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如石英砂、无烟煤等)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提高出水透明度。
 
  2. 吸附:利用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去除废水中的色度、异味和难降解有机物。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
 
  3.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放射性物质等。离子交换法具有选择性好、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4. 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将废水中的溶解性物质与水分离。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反渗透、超滤、纳滤等。
 
  五、消毒与排放
 
  消毒是污水处理工艺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其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法(如加热、紫外线照射等)和化学法(如加氯、二氧化氯等)。消毒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后,即可排放或回用。
 

技术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