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和流行方式

技术文章2011/3/24 9:42:02
916
进入展台

该病的传播途径为气源呼吸道传播和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经口传播。可很快造成大范围流行;而由H5N1亚型病毒引起的HPAI,似乎以粪一口途径传播为主,其传播速度慢于H9N2亚型病毒,发病或带毒水禽造成水源和环境污染,对扩散该病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虽然AIV缺乏垂直传播的有力证据,但母鸡感染可造成蛋壳表面和蛋内容物带毒。不过AIV是致死鸡胚的,所以内部污染病毒的种蛋不可能孵出雏鸡。因此,清除种蛋外壳污染的粪便,并进行消毒,有助于防止通过孵化散布病毒。

禽流感的传播有健康禽与病禽直接接触和健康禽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忱水、禽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候鸟(如野鸭)的迁徙可将禽流感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通过污染的环境(如水源)等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发病。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群和禽产品的流通也可以造成禽流感的传播。由于在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上,野禽(主要为候鸟)带毒情况较为普遍,而且是主要的传染源,加之世界禽产品贸易频繁等因素,都会造成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从世界范围内禽流感发生的情况来看,禽流感的传播、发生、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从目前的情况看,禽流感的发生、发展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并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能引起禽流感,主有高致病性的毒株才能引发疫情。目前已发现能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病毒,主要是H5N1、H7N7、H9N2亚型毒株。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人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但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该病虽无明显季节性,但常常以冬春季多发。
 

技术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