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京津冀协同规划出台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路径

2015/12/31 13:12:27
53008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tina
关键词:气体检测仪器京津冀规划PM2.5
导读:12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中国环保在线 政策法规】12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一系列目标任务,提出到2017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其中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40%左右。
  
 

 京津冀协同规划出台 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路径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30日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和体制机制保障。
  
  《规划》要求,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有效运行,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基本建立,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全面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力争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大气、水、土壤防治目标。
  
  《规划》明确,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减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其中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40%左右,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73%,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回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年多来,三地政府部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聚焦《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一张图”,展开“一盘棋”建设,交通、生态、产业转移三大领域取得突破。围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核心和首要任务,三地政府协同作战、多措并举,在产业转移、生态共建共享、交通一体化等多个方面,迈出了诸多振奋人心的步伐。
  
  看到喜,也要看到忧。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转移中喜忧并存也是正常的。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障碍。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过大是不争的事实,北京、天津经济发达、财力雄厚,而河北实力较弱、居于劣势,影响了产业的合理布局。
  
  对此,规划提出实施国土生态整治、清洁水、大气污染防治等一批重点工程,将治理需求切实转换为工程措施,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前,北京和天津共同出资8.6亿支持河北四市大气治理。其中,北京支持廊坊、保定4.6亿元(各2.3亿元),淘汰10吨以下小燃煤锅炉约3600蒸吨,治理大锅炉约3400蒸吨,减少燃煤77万吨。天津支持唐山和沧州4亿元(各2亿元)开展大气治理工作。支持两市燃煤锅炉综合治理、散煤洁净化治理等大气污染治理项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的顶层设计,也是改革的国家战略。早在2015年2月,就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明确”:目标要明确,思路要明确,方法要明确。就方法而言,要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因此,既不能有等一等、看一看、放一放的心态,也不能简单化切蛋糕、盲目无序推进,要在规划统筹上做好“准、透、深、实”这一“大文章”。
  
  因此,在《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应尽快出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细则,进一步明确三地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以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利用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热门评论

上一篇:新环保法即将满“周岁” 细数新法一年成长历程

下一篇:五部委联合召开座谈会 确保新《大气法》落地见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