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条”文本内容基本成熟 加速土壤修复行业发展
- 2016/2/19 15:04:35
- 51107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编辑:tina
- 关键词:土壤修复治理土壤污染土十条
“土十条”文本内容基本成熟 加速土壤修复行业发展
土壤修复迫在眉睫
据2014年4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由这些报告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的感知,作为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耕地土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甚至威胁到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粮食这些“舌尖上的安全”。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启动土壤修复计划已迫在眉睫。
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土壤污染治理
土壤污染治理不同于水污染与空气污染治理,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成本十分昂贵,动辄上亿元,若完成全国污染土地治理,所需资金将超过百万亿元。面对巨额的资金投入,单靠政府财政补贴,实在是杯水车薪。如何破解海量资金问题,成为土壤污染治理能否持续推进的关键所在。
针对土壤污染治理的资金问题,据悉,“土十条”相关编制单位建议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取之于土,用之于土”。据测算,若各地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加上中央财政、社会资金投入,每年投入可在1500亿—2000亿元。考虑到国家土地政策逐步收紧的因素,到2020年,预计可筹措到1.1万亿—1.4万亿元,可有效解决当前土壤污染防治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
考虑到我国的土地出让收益资金主要来自东部地区,为平衡区域间土壤环境保护投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耕地土壤环境保护的资金需求,研究小组建议中央财政按照30%统筹各地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土壤污染防治资金。
目前,我国的土地出让收入中60%以上是拆迁征地的成本,只有1/3才是地方土地财政的净收益,即土地出让收益。1999年至2015年这17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约27.29万亿元。按照10%的土地出让收益计算,有近1万亿的政府土壤治污资金。
中国环境修复研究院院长高胜达认为,土地出让收益可以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提供一份有力支持。
土壤修复市场广阔
国家对于土壤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并多次投入专项资金用以治理。2014年,环保部通过《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审议,计划包括建设6个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示范区,预计单个示范区的财政投入在10亿至15亿元之间。2015年,中央为支持30个地方重点区域重金属治理和37个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下达了重金属专项资金36亿元。
政府还陆续出台了关于土壤防治相关的技术指导和行动计划,今年预计出台的“土十条”便是土壤管理和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规划。国家宏观政策层面释放的积极信号,对于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环保产业细分领域之一的土壤修复市场,其前景十分可观。国家政府支持并构建完善的土壤修复治理管理体系,意味着未来将涌现出更多的土壤修复项目,市场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
此外,“土十条”相关编制单位建议提出的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破解了土壤修复治理资金需求难的问题,可以有效的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助力我国土壤修复治理事业。加之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起步较晚,目前涉及土壤治理的生态修复企业不到4%,相关专家预测,未来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万亿,土壤修复市场潜力巨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