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盛宴催生第三方认证 绿色债券渐入佳境
- 2016/4/14 8:27:05
- 53537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编辑:筱阳
- 关键词: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环保
万亿盛宴催生第三方认证 绿色债券渐入佳境
“从目前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来看,其发展速度之快,是有些超出其他国家预期的。”业界资深人士唐嘉欣指出,虽然央行39号公告发布比预期略晚,但短短几个月,市场对绿色债券的需求增加迅速,更多金融机构和企业都在排队准备。
不仅“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2016年G20会议也新增了绿色金融议题,绿色金融的潮流不可阻挡。若将央行2015年12月发布的第39号公告视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一个标志性起点的话,那么仅3个多月,在各方推动下,我国“贴标”绿色债券已逐步驶入快车道。
3月29日,浦发银行披露了今年第二期绿色金融债的发行情况,5年期的“16浦发绿色金融债02”终票面利率为3.20%,与可比政策性金融债的利差仅为17个基点左右。至此,国内已发绿色金融债规模已达490亿。
这一数字有望在今年继续增长。一方面,绿色金融债券具有一定的融资成本优势。今年1月,浦发银行与兴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3年期绿色金融债券,利率2.95%,而同期商业银行发行的同期限、同评级金融债发行利率则在3.00%—3.03%之间。
据公开资料,包括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绿色公司债券发行。“预计在上交所绿色公司债试点通知发布后的不到2个半月,就有望看到首单绿色公司债出来。”唐嘉欣预计。
市场空间巨大
近年来,绿色债券市场规模成倍增长。来自近日媒体发布的公开消息称,2015年是2007年绿色债券问世以来发行量高的一年,而2016年有望获得更大突破。据长江证券研究所分析师估算,2015年绿色债券发行总额近300亿美元。2016年绿色债券发行总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按照马骏的预测,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可能占据世界“半壁江山”。
“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据相关机构统计,中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需求在2万亿元以上,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10%—15%的绿色投资需求。”证券分析师周冠南表示,这促进了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绿色债券为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成本较低的渠道。绿色金融债还有助于缓解银行期限错配问题,提升中长期信贷投放能力”。马骏说。
我国绿色债券起步较晚,但增速较快。特别是2015年底央行和发改委相继出台绿色债券相关指导意见后,绿色债券发行速度明显增加。
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在银行间市场推出绿色金融债券。“这标志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马骏表示,“过去绿色投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是绿色信贷,今后,绿色债券市场或将逐渐成为绿色产业融资主渠道”。
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初正式发布了《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明确了绿色企业债的定义及支持领域;3月份,上交所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的通知》提高绿色公司债券审核的效率。“我国绿色债券发展正式从民间的自发行为步入政府主导的发展时期,在配套的监管政策指引下,绿色债券市场有望实现快速、有序、健康发展。”周冠南认为。
催生第三方认证需求
事实上,但目前为止国内发行的绿色债券中大都引入了第三方认证。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引入的认证机构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农业银行引入的是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首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人协合风能引入的认证机构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兴业银行则委托了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心进行评估;此外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介绍,公司目前也在积极协助国内某大型金融机构开展海外发行绿债的认证工作。其他的提供第三方认证的机构还包括传统的环境咨询调查机构。
提到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认证,此前媒体报道中看到涉及的名词可谓纷繁复杂,如:绿色评级、第二意见、绿色评估等等。其实,这些都属于第三方认证的范畴。
业界资深人士何琪表示,第三方认证的价值在于能大大提升绿色债券的公信力。“绿色债券在发行期和存续期都可以有第三方进行独立鉴证,发行期对绿色债券的鉴证可帮助投资者了解绿色资金妥善运用到符合条件的项目,并帮助投资者了解发行人相关的流程和控制措施的严格度,而存续期对绿色债券鉴证,可以了解资金使用,以及环境效益是否符合预期。”
其实,在绿色债券方面,会计师事务所能提供的相关服务不只是认证。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经理吴倩介绍,除了认证以外,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提供前期的评估,以及安排发行的相关事宜,包括和投资人对接,还有帮助客户更好的了解评级机构的要求和关注点。不过她也强调,在这三大类的服务中,“我们觉得做了前面两个,可能第二个就不适合再做,或者只做个或者第三个,如果全做会影响一些独立性。”
规避劣币驱逐良币
与普通债券相比,绿色债券所募集资金应投入节能环保、空气治理与防污染、新能源、新型城镇化等环境友好型项目,并应使项目能真正实现绿色目标。
根据央行的规定,对于绿色金融债建立了发行核准的绿色通道,并将绿色金融债券纳入人民银行相关货币政策操作的抵(质)押品范围等。发改委的前述《指引》也给予绿色债券多项优惠政策。
诚如“加快和简化审核类”债券审核程序,提高审核效率。同时放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准入条件,包括将“债券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放宽至80%”;“绿色债券不受企业发债指标限制”;“在资产负债率低于75%的前提下,核定发债规模时不考察企业其它公司信用类产品的规模”等。此外,企业绿色债券在用途方面也更加灵活。
有了这些优惠措施,加上融资成本较低,也容易催生一些发行主体的“漂绿”行为。即一些债券打着绿色债券的旗号,实际资金并未进入绿色项目领域。这也正是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马骏所担忧的劣币驱逐良币。
在马骏看来,关键是要保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真正的投入到绿色项目中去。他表示,“在监管层面也需要发各种各样的公告性指导意见,要求发债企业进行披露,这是要求,但是谁来保证执行,需要第三方机构,需要评级机构给予监督”。
经验表明,引入独立第三方的绿色评级与认证是保障绿色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准确性的有效机制,将绿色因素引入信用评级则更有助于投资人更全面的评估绿色项目的偿债保障能力,吸引投资者进行绿色投资。
马骏认为,在绿债评级中,还是要逐步提高量化成分。“如果绿债评级和第三方认证搞得好的话,有助于真正绿色企业降低成本,你假设能够把不同级别的绿色量化出来,有深绿的、浅绿的、黄色的、黑色的,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成为债券定价的依据。”
(本文综合中国证券网、中国经济网、证券时报网、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