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土壤修复资金缺口巨大政府基金设立意义非同寻常

2016/4/22 10:29:10
50359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稻米
关键词:土壤修复土十条土壤污染
导读:国家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财政资金,远远无法满足污染土壤修复需求,资金缺口非常之大。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有数据统计,当前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业耕地,即使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植物修复法,其修复资金也将达数万亿元。国家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财政资金,远远无法满足污染土壤修复需求,资金缺口非常之大。



土壤修复资金缺口巨大 政府基金设立意义重大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污染物类型多样,治理难度较大,总体形势严峻,土壤修复势在必行。
  
  业内人士表示,与大气治理和水治理不同的是,土壤污染治理的难度更大、周期更长且费用更加昂贵,土壤污染治理巨额资金的稳定来源是持续治理的关键。
  
  我国待修复的污染场地数量非常多,保守估计超过50万块,其中有待修复的土壤污染面积为3.83亿亩。由于土壤类型不同,单位治理成本130~3000元/吨差别很大。保守测算,耕地土壤污染、矿区土壤污染、城市土壤污染投资需求分别为3万亿、2万亿、1万亿,土壤修复总市场空间在6万亿以上,仅耕地修复市场潜在容量就达到3.8万亿,空间巨大。
  
  但目前,我国现阶段污染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出让、再修复”模式,修复经费由土地开发商承担。目前采用这一模式的项目较少,其主要弊病在于无法约束土地开发商,无法防止其将土壤修复资金挪作他用。二是“先修复、再出让”模式,修复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土地储备中心将从搬迁企业收购的土地,在进行调查、评估、修复并通过验收后进入土地流转市场。我国目前大部分污染土壤修复项目采用的是这种商业模式。
  
  从当前商业模式可以看出,修复资金大多数来源于政府。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政府承担的修复资金所占比例达3/4。资金来源过度依赖于政府,特别是中央财政,缺少稳定的支付体系,就难以形成合理的盈利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6年中央财政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预算项目,2015年前该项目称作“重金属污染防治”。2016年该项目预算数为90.89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145.6%,如加上以前年度结转资金6亿元,预算数为96.89亿元,接近翻三倍。
  
  但恐怕这将近百亿的财政预算对土壤修复的巨大资金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商业模式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设立政府基金势在必行。我国需要政府出资修复的污染土壤数量巨大。一是因为对于历史的土壤污染问题,尤其是已关停企业造成的污染后果,难以用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去追究责任人。二是大面积的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费用极高,由于缺乏具体责任人,修复工程几乎无法推动。三是土壤污染可能引起突发性公共事件,这需要政府有足够的资金,以保障评估、修复、赔偿等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是土壤修复领域面临的迫切问题,设立土壤修复专项基金很有必要。
  
  结语: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处于启动阶段,其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目前来看,从政策、法规、标准到资金、技术、商业模式,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远未成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虽然前景看好,但任重道远。

热门评论

上一篇:一季度发行量超500亿 绿色金融驶入快车道

下一篇:环保补贴润泽电企 30亿甘霖更待传递绿色效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