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环保补贴润泽电企30亿甘霖更待传递绿色效应

2016/4/22 10:28:41
51693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电企脱硫设备环保补贴
导读:亏损行业拿政府补贴似乎理所当然,但赚钱的行业却仍旧可以得到政府补贴就遭到了吐槽。截至4月20日,共有42家上市电企获得了30亿元的政府补贴。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享受着国家的环保补贴,却有不少电力企业通过脱硫造假不作为将补贴纳入收益。“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以各种隐蔽手段逃避环境监管,偷排偷放恶意排污行为时有发生,一些部门和单位人情执法、协商执法,甚至知法犯法现象依然存在。”曾有业内人士如是指出。

  
  环保补贴润泽电企 30亿甘霖更待传递绿色效应
  
  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公众生活的心肺之患。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端排放。二氧化硫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火力发电企业则是我国工业二氧化硫废气的主要来源。据估算,电力行业有关排放占比超过四成。
  
  为了促进燃煤发电企业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排放,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此前联合制定了有关监管办法,要求燃煤发电机必须按规定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环保设施。为鼓励电厂减排,发改委使用价格杠杆,希望其可以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根据有关规定,安装脱硫装置并投入运行的发电企业,其上网电价每千瓦时可加价1.5分钱。
  
  然而,国家制定的环保电价制度,却成为许多发电企业获得不法利益的温床。脱硫等环保装置无论是建设还是运行,都需要较大资金投入。目前电厂等排污企业享受的电价补贴,基本可以覆盖其脱硫成本,但是许多企业拿了国家的脱硫补贴却不运行脱硫设备。
  
  近年来,国内众多城市动辄就被重度雾霾笼罩,燃煤电企无疑是元凶之一。一些燃煤电企一边大肆污染环境,同时还坐享巨额环保补贴。
  
  42家上市电企 获30亿元政府补贴

  
  亏损行业拿政府补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赚钱的行业却仍旧可以得到政府补贴就遭到了吐槽。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20日,共有42家上市电企获得了30亿元的政府补贴。
  
  其中,华能、大唐发电、浙能电力是拿到的政府补贴多的三家公司,分别为8亿元、5.8亿元和2.6亿元。从华能的年报来看,政府补贴主要包括: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为1.17亿元,环保补助7721万元,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4.4亿元,煤炭保障金2000万元,减排脱硫脱硝补助3389万元。
  
  随着我国对燃煤电厂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电企上马脱硫脱硝设备政府都会给与一定的补贴。
  
  需要一提的是,这42家上市电企去年共实现净利润619亿元。其中,赚钱的也是华能,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136.52亿元,同比增长26.91%,主要原因是境内燃料成本下降,以及新收购单位和新投产机组的利润贡献。
  
  此外,长江电力去年实现净利114亿元,华电净利为77亿元,浙能电力净利为70亿元。受益于煤价的不断下跌,2015年火电企业更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但是如此赚钱的电企还能拿到政府的大红包,这也引起了煤炭行业的吐槽。
  
  有煤企人士表示,这几年电企很赚钱,还从政府那儿拿补贴就不太合理了。除了脱硫脱硝的环保补贴是正常的,其它应该适当减少甚至取消。
  
  有分析师认为,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要加大对电企脱硫脱硝执行情况的监管和惩罚力度。
  
  超低排放的动力在哪?
  
  此外,为推进区域大气治理,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共同印发《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推广燃煤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
  
  为何这些地方会积极推动超低排放?一方面,作为大气污染主要来源的火电进一步提高排放标准,可缓解大气治理压力;另一方面,我国天然气资源匮乏,且发电经济性远低于煤电,部分地方政府每年对于燃气发电补贴压力较大,推广煤电超低排放可缓解地方政府补贴压力。
  
  为推进燃煤发电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各地也相继出台系列政策,给予超低排放机组资金支持和电量奖励。山西省对现役机组一次性改造投资给予5%—10%的资金支持;对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机组,每年给予不低于200小时的电量奖励。
  
  浙江省提出,年初按超低排放机组平均容量,预安排奖励年度发电计划200小时,并根据环保设施改造实际投产时间据实调整。
  
  为拓宽煤炭利用前景,神华及五大电力集团推广超低排放积极性也较高。中国神华在2013年度股东会上明确提出公司新火电机组要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老机组逐渐改造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据《火电超低排放专题报告》,浙江省、山西省的燃煤超低排放政策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国范围内的新建燃煤电厂、重点污染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的现役机组可能都将被要求按照超低排放标准进行建设及改造。
  
  效果存疑
  
  然而,超低排放补贴的必要性却一直存在质疑。
  
  早在2014年9月,业界资深人士江浩指出,近零排放是对现有的脱硫、脱硝、除尘设施进行的增效升级改造,由于脱硫、脱硝、除尘已有补贴2.7分/千瓦时,这一补贴额度刨除成本后每度电还能有0.5分钱的收益,再加上各地还有一些地方性政策鼓励措施,这基本已经可以覆盖“近零排放”的改造和运营成本。
  
  同时,尽管国家每年为火电投入上千亿元的环保补贴,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环保部在2014年6月发出对当年脱硫、脱硝设施存在突出问题的17家企业予以处罚的公告,公告显示,这些电力企业均存在脱硫、脱硝设施运行不正常或未建脱硝设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长期超标排放等问题。
  
  其中,部分燃煤电厂甚至有严重超过“超低排放”限值的纪录。以山东省某发电公司为例,其有1710小时的烟尘小时排放浓度超过了超低排放限值10毫克/立方米,占2015年1-9月该电厂运行时间的42%。
  
  一位地方环保局人士表示,只要火电企业上马了脱硫、脱硝、除尘和超低排放设施,每发一度电国家就会给予补贴,即使实际上存在超标排放也会给,这客观上给了一些企业钻空子赚补贴的空间。
  
  补贴过多,使得火电企业在电力过剩的情况下仍在积极上马新的项目。据《中国煤电产能过剩及投资泡沫研究》,仅在2014年1—9月期间,获得审批的煤电项目已超过1.23亿千瓦。若这些煤电机组在2020年前全数投产,届时煤电过剩产能将达到2亿千瓦,按每千瓦3500元投资建设成本计算,意味着投资浪费规模高达7000亿元。
  
  此外,火电补贴多还使得新能源发展处在了不平等的地位。有报道称,在西部一些地方风电和光伏被大面积排挤,“弃风”“弃光”现象严重,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有的甚至已经沦为投资陷阱。有专家分析称,新能源刚开始发展时产量较少,不具备规模优势,使得其成本远远大于现有的市场价格。在此情况下,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财税支持,使得其能够存活下来。
  
  (本文综合证券日报、华夏时报、北京青年报、中国环境报)

热门评论

上一篇:土壤修复资金缺口巨大 政府基金设立意义非同寻常

下一篇:各地竞逐千亿蛋糕 碳交易释放绿色正能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