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打造协同治理样本多地谋篇灵秀太湖

2016/5/19 13:31:09
58907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太湖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导读:通过截污治污、产业结构调整、引江济太调水引流、底泥疏浚等举措,太湖连续7年实现安全度夏,湖体平均水质从2007年的劣五类提升为四类。
  【中国环保在线 环保示范】自2007年以来,江苏“铁腕治污、科学治太”已迈入第九个年头。在太湖地区经济总量接近翻番、城市人口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太湖水质保持了持续向好的态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新时期更高的要求,进入“爬坡过坎”攻坚阶段的治太工作,难度也在增加。所幸,成就“太湖之美”已成为沿岸各地的发展共识。

  
  打造协同治理样本 多地谋篇灵秀太湖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立夏已至,东太湖碧波浩渺、鱼翔浅底。
  
  然而就在七八年前,由于过度养殖、围垦等,东太湖富营养化问题严重。
  
  通过截污治污、产业结构调整、引江济太调水引流、底泥疏浚等举措,结合湿地恢复、河湖岸线治理、防护林建设等生态修复措施……太湖连续7年实现安全度夏,湖体平均水质从2007年的劣五类提升为四类。
  
  “太湖流域治理是个典范。通过源头减排与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相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实现了站在生态系统维护的高度来统筹治水。”水利部水资源司水资源保护处处长张鸿星说。
  
  “下一步将坚持人水和谐,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大力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提高重点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保护。
  
  首划水生态功能区
  
  5月17日,江苏省政府批复下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试行)》。这个区划将山水林田湖看作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根据其状态,江苏将太湖流域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赋予不同的环境目标,并纳入政府考核。太湖流域是全国按照“生命共同体”理念建立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地区。
  
  江苏省太湖流域共划分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49个(陆域43个、水域6个),分属4个等级,其中生态I级区5个、生态II级区10个、生态III级区20个、生态IV级区14个。其中I级区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1/10,IV级区约占1/3。划分的标准,既有水质等级,也有生态红线比例、底栖动物数量等多重考量。
  
  省环保厅流域处副处长黄卫解释说,过去我们对水体的考核,主要标准是以“人”为本,划分的标准是按照水体可以给人类服务的功能。新的功能分区则强调“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状态。比如,I级区是指具有健全的生态功能,需全面保护的区域,包括水生态健康指数要达到良(该指数由藻类、底栖生物、水质、富营养指数等组成),生态红线面积要占I级区面积的69%等。
  
  不同的等级,将实施差别化的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准入政策,对生态I级区、Ⅱ级区重点实施生态保护,新建、扩建产业开发项目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减二增一;对生态Ⅲ级区、Ⅳ级区重点实施生态修复,新建项目实行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我省将在试行基础上逐步将该目标纳入太湖流域地方政府目标责任书考核体系,定期监督考核。
  
  太湖治理在于“团结”
  
  事实上,能以生态保护为发展提供新支撑的案例,还在长三角城市团结治太湖,“蓝藻危机”爆发8年后,太湖沿岸已从烟囱林立地变身了旅游休闲地。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联合治太湖大的经验,在于团结。只要开大会,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等地,都要来人,一个都不能少。
  
  或许你不知道,上海建材市场中石材一度断货,是因为湖州关闭了采石场,影响了整个华东建材市场,但就算是当地“纳税大户”,为了太湖流域的兄弟城市,也得关。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叶建春常感慨,多年来,太湖流域各城市间的团结与协作,体现大局意识,饱含兄弟情谊。
  
  你或许不知道,太湖不仅是苏州、无锡、湖州的饮用水源地,也是上海和嘉兴部分地区的“水缸”,太湖虽然大,可摊到人头上,水资源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不仅是生态治理,在防洪和水量分配上,苏浙沪都要互相协商、帮忙,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为确保上海供水安全,自江苏吴江的太浦闸,总共向下游放了28亿立方米的水,是正常年份的2倍以上,若城市只为自己,肯定是留得越多越好。
  
  生态保护已形成众人保护的氛围和共识。诚如2015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议上,长三角30座城市的领导上演“抢话筒”,争着说的就是太湖治理。当时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说,目前苏州太湖沿线3公里,没有制造业企业;话音未落,湖州市常务副市长杨建新举手,他讲湖州关停65公里太湖沿岸工厂矿山,并严禁生猪养殖的做法,紧接着便是大讨论。据公开资料,近5年,大大小小十多场各类长三角会议,话题都离不开生态环境联合治理。
  
  机制之变 从分治到统筹
  
  而流域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太湖治理需要的不仅仅是部门间的合作、一条河的统筹,更需要更广范围内的跨区域合作。2010年,包括无锡、苏州、常州、湖州、嘉兴在内的环太湖五市人大,在无锡召开了次会议,并发表了联合推进太湖治理的《无锡宣言》,探索建立跨区域共同推进治太的平台。2011年11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太湖污染治理从原来的各城市分而治之转向统筹协调。
  
  “湖泊去营养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夏季太湖蓝藻可能还会局部出现,太湖治理不只是治蓝藻,而是要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恢复太湖生态系统,这是个生命工程,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平心静气,苏浙沪三省市携手作为。”无锡市水利局局长王鸿涌说。
  
  苏州有一笔生态账,记录了苏州人解答保护和发展这一历史命题的勇气与创新。2010年7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在全国全面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2014年4月,苏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步入以法律法规形式规范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用制度保障生态“守望者”利益的轨道。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苏州全市累计投入生态补偿资金60.78亿元,103.88万亩水稻田、29.24万亩生态公益林、165个湿地村、64个水源地村、8.97万亩风景名胜区得到了补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太湖等主要湖泊富营养化得到控制,并明确将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可以预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对上下游、跨流域合作治水发挥积极作用。治水,要统筹各部门,要统筹全流域。这,是太湖治理的创新和探索。
  
  (本文综合解放日报、中国环境报、新华网、中国经济网)

热门评论

上一篇:抢占绿色产业制高点 重庆尽显生态魅力

下一篇:百舸争流正逢时 上海书写绿色精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