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各方博弈致管理留白城市噪声何时休

2016/5/24 11:32:21
51447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环境监测噪声城市噪声
导读:现代城市的夜晚,噪音早已掩盖了天籁,建筑工地、广场舞还有炫的民族风,像美杜莎满头的蛇,张开嘴向空中喷洒毒液,灼烧着人们的神经。
  【中国环保在线 环境监测】夜,本该静谧,若有声音入耳,当是蝉唱、蛙声、跫鸣和星星眨眼的声音。现代城市的夜晚,噪音早已掩盖了天籁,建筑工地、广场舞还有炫的民族风,轰鸣、振跃、拔高,像美杜莎满头的蛇,张开嘴向空中喷洒毒液,灼烧着人们的神经。作为现代城市顽疾,噪音污染俨然不能放弃治疗。

  
  各方博弈致管理留白 城市噪声何时休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夜生活日益丰富、越发“欢腾”:大栅栏、美食一条街叫卖声此起彼伏,夜店、酒吧高音喇叭争相嘶吼;广场舞队伍日益壮大,锣鼓唢呐外加低音炮……双层玻璃也隔不住这恼人的旋律。城市建设节奏加快,夜深人静,建筑工地的搅拌机仍在轰鸣;天还没亮,运输车辆铲渣土的刺耳声响,又吵醒人们的好梦……城市的夜,为啥不能安宁?
  
  李建伟家住武汉市江岸区滨江苑小区。这个小区东边就是长江,晨起看江水奔涌,傍晚赏落日余晖,这原是李建伟买房时的美好憧憬。然而近一段时间,李建伟却被卡车噪音吵得夜夜失眠,再也没有了临江赏景的心情。
  
  除了工地噪音,广场舞也让王莎莎头痛不已。她所居住的小区,右边是某家具品牌的卖场,左边是一栋开了电影院、KTV和七八家餐馆的商业楼。“每天晚上,除了刮大风下大雨之外,卖场前的空地上都有人跳广场舞;深夜时,也偶尔有人从电影院或者KTV、餐馆出来后大声喧哗。”王莎莎说,她对门邻居家的孩子今年高考,为了保证学习和睡眠,已经安装了双层隔音玻璃。
  
  “类似广场舞之类的社会生活噪音投诉占20%左右,包括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冷气机、冷水塔产生的噪音,快递企业分拣包裹和餐饮酒店油烟机、鼓风机产生的声音,以及KTV等等。”武汉市洪山区城管委执法大队综合执法中队中队长王建军说。
  
  噪音污染源防控刻不容缓
  
  一方面是噪音污染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却是人们对于噪音污染的忽视。为了加强对噪音污染的重视,从2003年开始,每年的4月16日正式确定为“世界噪音日”,并希望通过对于噪音污染等相关知识的宣传,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个“看不见的杀手”。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平时生活中的噪音污染呢?
  
  首先自然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普及。尽管我国早在1997年就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问三不知”,所以如何更好地普及噪音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法规,避免成为噪音污染源的制造者,也需要相关机构的宣传和推广,而这,也并仅仅只是在“噪音日”才能进行的。
  
  除了普及相关知识以外,如何减弱噪音带来的危害和污染也是重中之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由於噪音穿越树林时,会有一部份被树叶所吸收,所以在噪音多的地方,诚如机场,工厂等处多种植物,即可达到静音的效果。
  
  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噪音管制,在医院、学校、住宅区等附近设置禁止乱鸣喇叭的标志,以维护该地区的安宁,同时对卡拉OK、KTV、歌厅所播放的音乐声以及营业时间进行限制,并对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做完善的规划,将工厂迁移至郊区,以避免噪音干扰住宅区的安宁。
  
  治理难在哪里
  
  早在1996年,我国就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但由于法律中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噪音污染认定标准和赔偿标准,导致其在实际执行中不尽如人意。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长期以来,在楼盘开发时,相关部门通常只涉及容积率、采光、绿化等,并未涉及小区的防噪审批等细节。
  
  仅就北京而言。2007年,北京开始实施《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其中明确要求,北京市噪声污染将由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房地产开发商须明示销售住宅的隔音情况。
  
  这一规定还要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和北京市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但问题是,它并没有解决立法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交通噪音的治理往往涉及环保、交通、铁路、开发商等多方关系,牵扯到多方利益,协调难度很大,由此,受害的业主们往往处处碰壁。
  
  事实上,北京有政协委员曾提案建议,在已有的高速路和铁路应加装隔音墙或隔音罩,减少车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可降噪70%—80%。市政府考虑改造现有道路路面,采用能减少交通噪声的新型材料。在改造道路的同时,一并解决井盖产生的噪声问题。另外,对市内的地铁地上运行的路轨和靠近居民居住区的火车路轨进行改造。
  
  而据相关专家分析,治理交通噪音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刘维宁指出,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轨道交通噪音问题。他说,通过声屏障、隔声窗、隔声阳台等技术手段,完全可以解决轨道交通噪音的问题,技术上没有障碍。
  
  【他山之石】国外如何治理噪音
  
  美国:“皮毛法律”治噪音
  
  在美国的社区,要求每一个业主避免在自己的土地或房产上进行“不合理”的侵扰附近土地使用或享受的活动,如不能让邻居家的生活受到烟味、嘈杂声的打扰。小麻烦也有相应的法律管辖,美国人称此类为“皮毛法律”。美国大多数城市或州都有噪音控制法规或反噪音法规,禁止制造噪音扰民。
  
  英国:居民区宠物不能大叫
  
  1971年,英国就对生活噪音做出了明确规定。此后,具体条例越来越多。2004年,伦敦市关于噪音的法令甚至规定:居民在使用收音机或电视机时,声音不得传出8米,家养的宠物也不得发出过大的叫声,在居民区任何人不能摁喇叭、吹哨和鸣笛。
  
  德国:22点后不准大声说话
  
  德国规定22点后不准大声说话、放音乐、聚会,周末要举行聚会也得事先征得邻居同意。
  
  日本:消除噪声靠“自律”
  
  日本的《环境基本法》对噪音有明文限制:疗养部门和社会福利设施集中的地方,白天噪音在50分贝以下,夜里不能超过40分贝;市民居住区白天55分贝,夜里45分贝以下;住宅和商业、工业混合区域白天60分贝,夜里50分贝以下。达不到标准,有关部门会加以治理。
  
  新加坡:居民之间互相体谅
  
  新加坡虽然没有在控制社会噪音方面做到十全十美,不过居民之间互相体谅的观念对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新加坡对噪音污染的管理有很多详细的规定,比如对建筑工地有几个特殊时段的音量限制,公寓里如果哪家噪音过大,可以投诉,政府会有人过来管理。新加坡人有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概念,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如果你在地铁上拿手机大声放音乐,很多人会对你怒目而视。
  
  (本文综合建材网、瞭望新闻周刊、人民网、新闻晨报)

热门评论

上一篇:土壤修复悄然生变 监测市场获多重利好

下一篇:提升环境监测技术 为环保执法保驾护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