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动开启新格局提速“水陆空”治污
- 2016/6/15 9:29:51
- 52260
- 来源:河北新闻网
- 编辑:筱阳
- 关键词:环保水十条土十条
三大行动开启新格局 提速“水陆空”治污
国务院日前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路线图由此明确。
加之2013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2015年4月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大气、水体、土壤污染治理带来新的格局。
梳理三个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专家普遍认为,从末端治理走向全面防控是三大行动的共同特征,各具特色的治理路径体现出“治污”的思维。
治理难度不一,目标设定科学考量
“到2020年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到2030年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土十条”提出这样的治理目标。
2020年、2030年与本世纪中叶,比“土十条”早一年多出台的“水十条”,在目标设定上也遵循这三个时间节点,具体表述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一样的时间节点,并不意味着同样的目标进度。”众多环保专家认为,在未来五年间,土壤污染治理侧重于管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法规制定是重点,而水污染治理在管控基础上,还要开展地下水超采、近岸海域等治理工作。
“大气、水体、土壤污染治理难度不一,土壤污染治理难于水体和大气,水体污染治理难于大气。”浙江经贸大学环保专业教授张云指出,土壤污染有非常强的隐蔽性、顽固性,大气、水控制了污染源,总体情况就能有所改善,但土壤污染往往需要通过置换等高强度的措施才能解决。
“土壤污染治理更强调农业、水利、国土规划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需要做更长期的规划。”张云特别提出,土壤治理不只是“防”和“治”的问题,更多考虑生态系统恢复。
“水污染治理难度比大气污染治理要难,特别是湖泊污染治理,一般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说,相比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更大。
“大气十条”设定的目标也印证了这一点。“大气十条”以五年为一个时间节点,特别对2013年至2017年的个五年设定了一系列细化为数字的“硬”指标,即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专家普遍认为,大气、水体、土壤污染治理的目标彰显出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紧迫感,也反映出我国环境治理工作正从末端治理走向全面防控,从过去的被动应急走向主动防控。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