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下一个投资风口?PPP热潮缺的不只是“东风”

2016/8/20 10:22:26
34154
来源:华尔街见闻
编辑:筱阳
关键词:PPP模式环保民间投资
导读:经历了前两年的“不温不火”,财政部今年联合20个部委于6月初启动第三批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变得相当火爆。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与民间资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期,由财政部牵头设立的1800亿国家PPP引导基金接连出手:7月27日首单落地呼和浩特地铁轨道项目,第三天再次抛出20.5亿元,签约投资河南省5个重点示范项目。与此同时,地方级的PPP引导基金设立正在加快提速,各地PPP奖补政策也已进入落实阶段。在政府引导效应的带领下,PPP项目已经在全国各地全面落地开花。

 
  下一个投资风口? PPP热潮缺的不只是“东风”
 
  经历了前两年的“不温不火”,财政部今年联合20个部委于6月初启动第三批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变得相当火爆。
 
  短短两个月时间里,财政部共收到各地申报项目107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2万亿元,占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总投资额(10.6万亿)比重为20.8%。相比之下,前两年申报项目数量分别只有120个和782个,今年这一数字突破1000。在“流动性陷阱”愈发明显背景下,货币政策边际效应越来越小,民间投资断崖式下滑,财政政策被推到台前,PPP因此被寄予厚望。
 
  但问题是,奖补政策推动下的PPP火爆场景真的能如愿吸引民间投资吗?这一举措能发挥多大作用?
 
  分工还是争权?
 
  PPP项目火爆也引发了财政部和发改委的“争抢”。
 
  从2013年底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后就一直在力推,2014年9月23日财政部下发《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推广PPP模式,2015年发布了《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信息平台运行的通知》,并建立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及项目库。
 
  这三年来,财政部在推动PPP项目上出力颇多。据公开数据,截至2016年6月30日,按照要求审核纳入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项目9285个,总投资额10.6万亿元,其中执行阶段项目共619个,总投资额达1万亿元。
 
  今年6月3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工作。截至7月25日,共收到各地申报项目107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2万亿元,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申请情况。
 
  来自媒体的报道消息称,地方申报积极与当前PPP项目需求不断加大相关,同时,入选PPP项目将直接获得奖励资金,诱人的奖补政策也让项目更容易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支持。
 
  但有意思的是,近发改委也发布了一份关于PPP的指导文件,即《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做好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以及重大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进工作。
 
  发改委旗下媒体在一篇题为《PPP分工一锤定音,千帆竞渡蓄势待发》的报道中写到,业内专家表示,《通知》印发,标志着我国推进PPP工作职责分工更加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推进获得国务院认可,接下来,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以及重大市政工程等“6+1”个基础设施领域的PPP项目推进有望加速。
 
  “围绕PPP,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之间的职责划分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上述报道特别提到,就在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部门PPP权责划分得以明确。当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针对当前这方面存在的政策衔接配套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会议厘清了有关部门职责。”
 
  而另据媒体的报道消息称,“结合刚刚印发的《通知》,我们可以得知,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那么,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的推进工作自然由财政部牵头负责。”
 
  7月7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是在此前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实践基础之上,正式明确和统一了PPP实施领域,即分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大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能源、交通运输、农林水、环境保护、重大市政工程等领域,由投资主管部门主导,主要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推行PPP模式,在业内专家看来,这些领域即为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此次会议不单是划清了部门职责分工,更是对PPP实施领域进行了明确界定,赋予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新的内涵。
 
  文章还用了不少笔墨描述,发改委在牵头负责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方面有传统、有优势、有经验。而据公开资料,从已经落地的项目的结构上来看,市政工程占据了的比重,105个项目中市政工程类项目有54个,占比51.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9个,交通运输8个,水利建设8个。
 
  这也不是发改委和财政部次发布关于PPP的类似文件。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同一时期发改委也有一份《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同时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争夺PPP背后的逻辑
 
  不管这背后有什么纷纷扰扰,PPP越来越受关注是事实。为什么大家都盯着PPP项目?
 
  某券商报告中提到了“流动性陷阱”隐忧与力推PPP项目的逻辑:
 
  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初现“流动性陷阱”现象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递减,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方式,加强政府主导的需求端刺激,帮助经济走出当前困境。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在调结构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且我国政府债务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当然,单纯依赖政府资金对经济的刺激可能并不足够,终还是需要发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PPP模式作为国家财政投资重要改革方向,势必随财政投资落实而实现加速。
 
  目前关于呼吁加大财政政策力度的声音越来越多,但实际上政府财政能发力的空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考虑到2016年财政赤字数调高,乐观假设今年全年财政收入增速在6%到7%(去年财政收入增速5.8%,2016年两会预计收入增速3%),再假设8000亿不到的结余中再使用7000亿,这样估计2016年全年财政支出增速也就在8%到9%之间,超过10%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意味着从财政拉动基建的角度来看,公共财政支出已经达到了极限。如果没有其他渠道补充(如PPP和国开行等),现有20%左右的基建投资增速也无法维持,更别说财政发力继续往上了。
 
  如此一来,或许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政府要在现阶段大力推广PPP,甚至给予诱人的奖金激励。而PPP的实施情况将是决定今年基建投资能否维持高速的重要因素之一。
 
  PPP能发挥多大的力量?
 
  PPP虽好,但想要真正吸引民间投资、将固定资产投资扶回正轨并没有那么容易,项目率过低与落地慢是根本原因。中泰策略团队认为:
 
  目前地方政府推动PPP项目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地方PPP项目需求不断加大,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统计,6月末全部入库项目9285个,总投资额10.6万亿元。但是,执行阶段项目只有619个,真实落地投资额只有1万亿。
 
  我们认为造成落地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PPP项目合作周期过长,大多数在10-30年,投资期限过长使其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项目率过低,落地的多数项目主要依赖财政补贴。还有一方面就是项目投资额过大,而随着中央层面推进PPP项目的步伐加快,我们认为降息将为后期政府推动PPP模式助一臂之力,因为这将有助于提高第三方机构如保险公司等提供融资的意愿,率低的解决办法之一便是降低其融资成本。从这个角度看,降息或将是防范经济大幅回落的同时,促进资金“脱虚向实”的无奈之举。
 
  降息或是无奈之举,率既然提高不了,只能降资金成本,现行政策已经在抑制信用在资产价格的扩张渠道。
 
  (原文标题:财政部和发改委的PPP之争:为什么大家都盯着PPP?)

热门评论

上一篇:机动车挡风玻璃将“减负” 车辆尾气检测仍继续

下一篇:从约束蜕变为千亿机遇 碳市场亟待构建一揽子“基础设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