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中字头”企业环保淘金记投资并购助推产业转型

2016/10/11 11:42:56
53278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环保葛洲坝北控集团
导读:在这个充斥着新兵的行业中,“转型”也成为环保的关键词之一。其他行业跨界转型至环保行业的企业有之,大型国企亦有之。
  【中国环保在线 市场行情】近年来,环保可堪中国经济的香饽饽,为何这么说?以葛洲坝、中国石化、首创集团等“巨鳄”为代表,多家大型国有企业进军环保领域,专设子公司或推行金融计划,运作资金多以“亿”为单位计算,使环保领域已然成为了经济发展新高地。

数万亿元的环保大蛋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除了环保自身称为“朝阳产业”的巨大吸引力之外,大环境的变迁也是不可磨灭的推动因素。

中国房地产产业,在逐步结束资源型暴利时代的时候,各大重工钢铁企业,在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方针的时候,传统道桥等总包企业,在基建项目逐渐普及,国内、环保市场需求剧增的时候,均把目光投到了环保产业。

尤其是目前,中国能源行业在供给端几乎陷入了“全面过剩”的“魔咒”:电力过剩、煤炭过剩、天然气过剩、炼油过剩……大公司过去十年在生产端的大规模扩张遭遇到了经济增长缓慢的强烈阻击,国内GDP十年内成持续下降态势,行业传统生态和公司传统的发展战略都遭到了巨大的挑战。

在这个充斥着新兵的行业中,“转型”也成为环保的关键词之一。其他行业跨界转型至环保行业的企业有之,与环保关联度较高的邻近产业转型至环保行业的企业有之,环保单一细分行业布局至多个细分行业的企业有之,大型国企也有之。

央企先占市场不在意低毛利
  
细数近年来的“外来者”,除民营企业外,环保行业还迎来了大型央企的资本“入局”。葛洲坝吹响了国企进军环保市场的“号角”。

收购中固科技,进入污土污泥治理领域,2015年实现收入5446万元,利润总额310万元;收购凯丹水务,进入污水处理领域,2015年实现收入1.2亿元;与大连环嘉合资,进入再生资源领域,2015年实现收入65亿元,利润总额1.6亿元;与中材合资,进入生活垃圾等固废处理领域——葛洲坝的环保业务已完成在多个领域的布局。

这系列举措收效明显,葛洲坝环保业务占比已由2015年的8%,上升至2016年上半年的超过12%。不过其毛利率少得可怜,仅有3%左右,远远低于行业30%左右的毛利率。业界资深人士廖明兵认为,葛洲坝正将环保作为转型的重要突破口,2017年收入有望超过300亿元。

而不可否认的是,未来环保行业的激烈“厮杀”,行业准入门槛正越来越高。看似转型成功的环保公司,还要观察其是否拥有核心技术。不变的就是变化,对企业来说,转型或许是个永恒的话题。

国企跑马圈地
  
与此同时,2015年年末,北控集团、光大与首创集团等多家中国企业对德国一家环保企业Energy from Waste(EEW)展开了竞购。终,北控集团以14.38亿欧元完成了对EEW公司100%股权的收购,收购交易额创下了中资直接投资德国企业的高纪录,是2015年环保海外并购总额的近两倍。

抢购EEW的事情并非个案,近几年,环保领域的国企四处跑马圈地。首创2014年出资50亿元收购了新西兰Transpacific公司,2015年又耗资11亿余元收购了新加坡ECO公司;光大旗下光大水务公司分期收购了东达集团旗下大连东达水务公司100%股权;北京排水集团则收购了的水处理和生物废料处理工程承包商普拉克公司100%股权。

“目前在国家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首创的战略定位是坚守初心、二次创业、激情进取、追求,实现水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创集团副总经理刘永政表示,在业务拓展方面,首创一方面要加强传统水务业务的规模性扩张,另一方面也要开拓新的水务业务。他也意识到,首创的摊子铺得很大,必须在企业管理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管理架构。

北控水务集团执行总裁李力则指出,大家印象中,国企大多是重资产企业,“钱多人傻”,前些年也确实是这样,但近几年已经发生了变化。在他看来,想获得高回报无非两个途径,一是垄断、二是创新,国企创新的挑战非常大,企业手里不光要有利器,甚至要有“神器”、“法器”才行。

民企主动改变“血统”抢市场
  
截至2016年7月底,环保领域的过亿元订单已超三十件,且以PPP项目为主,绝大多数项目投资金额超过5亿元。其中,中国电建牵头与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深圳市茅洲河(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标金额更是达到123亿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环保PPP项目的竞标上,很多民营环保企业都在与葛洲坝集团、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等众多央企、国企组建联合体参与竞标,寻求前期工程建设和后期项目运营的衔接、配合。

资深环保产业专家张友谊介绍,“我们现在国有企业拿的环保PPP项目是民营企业的几倍,这说明很大的问题,地方推行环保PPP项目怕承担风险,更愿意和国有企业合作,民营企业在PPP生态项目系统里面比较弱势。”

张友谊进而指出,地方对民营企业的认可不够,民营企业想要发展只能更多地和国企合作,民企想用国企的血统和背景,通过混合所有制来拿项目。一些大的环保民营企业在拿项目的时候也是成立联合体,或者与当地政府成立合资公司,已经不是完全的民营企业。

博天环境集团投资总监宋本帅亦持有相同的观点,国企参股民营环保企业的案例很多,国企需要技术和市场,民企需要资本和影响力。可以预测,这样的股权合作会越来越频繁,央企、国企参股改变民企“血统”,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拿到项目。

跨界者带来市场新容量

  但就众多业内人士而言,大型央企、国企对于中小环保企业并不是“洪水猛兽”,可以重塑环保产业的商业格局,推动我国环保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大型央企、国企将为环保产业带来新的市场容量。正是因为其具有强大的低成本资金优势,能够推动环保类PPP项目的迅速落地,扩大整个环保产业的投资,弥补政府对于环保投资的不足。

其次,大型央企、国企在短时间内的跨界进入导致其在技术储备、系统集成、装备制造、项目实施经验上存在短板。而中小企业往往在细分领域上都具有自身的核心技术,并且拥有良好的系统集成及装备制造能力、丰富的环保项目实施管理经验。因此,大型央企、国企和专业性环保公司具有强烈的互补需求,而非单纯的对立与竞争关系。

此外,大型国企、央企的进入会改变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当政府主导的采购更多变成为PPP项目公司为主导的采购,政府行为变为了企业行为,其对专业服务商或供应商的选择原则会发生变化。主导政府采购决策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采购行为的合法合规、政商关系、供应产品的质量标准、价格因素等,但是PPP项目公司采购可能将产品质量标准、价格视为主要因素。

一方面合作会增强中小专业性环保公司在各细分领域的竞争性,另一方面会有助于加速一些没有竞争优势、实力比较弱、主要靠“跑关系”的环保企业退出市场。从这两方面考量,大型央企、国企除凭借资金实力快速进入环保产业,从而带来巨大的市场容量外,还会加速环保产业的优胜劣汰,一定程度改变产业的竞争格局。

热门评论

上一篇:利好政策助推 “十三五”城镇垃圾焚烧市场达900亿

下一篇:提升环保产业想象空间 PPP加速释放万亿市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