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十面霾伏”缘何而来区域性燃煤排放增加成主因

2016/12/20 10:24:12
29116
来源:新华网
编辑:Alice
关键词:雾霾空气污染燃煤排放
导读:来自环保部消息称,16日至2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发生今年入秋以来严重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
  【中国环保在线 废气处理】来自环保部消息称,16日至2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发生今年入秋以来严重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缘何此次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成为今秋来袭雾霾之?一起看看相关专家怎么说。
 
  6省市深陷“霾”笼、40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机动车单双号限行……12月16日至21日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遭遇长达5天的“十面霾伏”。
 
  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成为今秋来袭雾霾之。
 
  诱因:不利气象条件“不期而遇”
 
  据了解,16日至2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6省市,将发生今年入秋以来严重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
 
  “进入秋冬季,我国北方地区温度明显偏高,冷空气活动明显偏弱。”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说。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第4季度平均多个气象要素均表现为10多年以来明显偏差的情况,如地面平均气压10多年低,湿度明显偏高,地面风速明显偏小,与逆温状况联系紧密的大气中层温度也达到10多年来高水平,反映大气逆温状况明显较重,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消除。
 
  “这一轮的雾霾之所以持续时间这么长,与静风、逆温、弱南风等不利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重污染天气的出现主要取决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气象条件等两个因素,前者在一段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变量就是大气条件。
 
  以河北省为例,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今年秋冬季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出现风速小、静稳天气多、逆温时间长等特点,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同时,供暖期煤炭消费量大幅上升、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与不利气象条件相互叠加,使得今冬明春河北大气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主因:区域性燃煤排放增加企业“减产不减污”
 
  尽管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但多位环保专家表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人口多,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集中,进入冬季后整个区域的燃煤采暖污染物排放大幅增加,是12月出现大范围区域性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供暖季,再加上部分地区散煤燃烧量开始加大,本地污染排放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这也使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愈发严峻。”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工程师王文美说。
 
  在启动应急响应期间,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停产、加强污染治理等措施促进大气污染物“削峰降速”。由于目前一些行业仍存在环保治理技术及设备与环保标准不完全匹配、技术管理跟不上等问题,一些企业面临“减产不减污”尴尬,减产后可能出现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停和开的过程污染物排放不可控等问题。
 
  此外,机动车污染也成为我国城市重要空气污染源之一,尤其重型车辆污染成为治理难点。定州市环保局介绍,定州境内有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及多条省道,日平均通过车辆达3万辆,载重车辆过万辆。其“西煤东输”重要通道河龙线日平均通过运送煤炭、砂石等载重车数千辆,扬尘、尾气污染严重。
 
  “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约570万辆,年排放污染物总量约50万吨,在PM2.5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排放贡献比例占比高,达30%以上,非采暖季可达到40%以上。”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处处长李昆生说。
 
  抗霾:克服等“风”思维久久为功才有蓝天
 
  雾霾来袭,多省市已启动应急预案,山西10市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对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施工工地、燃煤锅炉和机动车等实施调控措施,其中太原、晋中两市为红色预警并限号出行。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冯银厂、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邓小文等专家认为,从近些年治理雾霾的实践看,雾霾的治本之策还是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调整和优化不合理的产业和能源结构,不断降低地区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对于频频雾霾深锁的京津冀地区来说,据环保部2013年以来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秋冬季重污染期间,京津冀中南部区域多个城市经常同时出现重污染。专家认为,单个城市采取应对措施难以达到治污控霾的效果,区域联防联控也成当务之急。
 
  “区域联防联控,虽然不能马上把重污染消除,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染程度。”中国环科院研究员柴发合说,这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比较重,如果不采取区域联防联控的形式,很难把大面积、高强度污染降下来。
 
  专家认为,治理雾霾没有药,需要政府、企业、公民参与和行动,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抗霾过程中应主动积极作为,努力克服“等风来”的惰性思维。
 
  (原题为《“十面霾伏”缘何而来--专家眼中的雾霾成因》)

热门评论

上一篇:耳听八方:专家深度解读本轮浓到化不开的雾霾天

下一篇:回顾我国 “治霾”历程 12年一直坚持在路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