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耳听八方:专家深度解读本轮浓到化不开的雾霾天

2016/12/20 11:21:18
43639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墨泉
关键词:雾霾PM2.5检测仪大气污染防治
导读:12月16日至21日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遭遇长达5天的“十面霾伏”。
  【中国环保在线 废气处理】6省市深陷“霾”笼、40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机动车单双号限行……12月16日至21日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遭遇长达5天的“十面霾伏”。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成为今秋来袭雾霾之。对此,各路专家优势如何解读的?
 
  近日,全国多个城市雾霾“围城”,个别城市AQI指数爆表。截止12月18日下午,霾天气影响区域已达14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1/7),其中北京东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陕西关中和河南北部等地出现重度霾,约15万平方公里。据环保部数据,随着不利气象条件持续,18日和19日的污染情况有所加剧,已出现个高值,而12月21日将出现第二个高值。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治霾须先知霾。那么问题来了:本次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特点有哪些?出现的气象原因主要有哪些?什么时候开始消散?
 
  中央气象台预报员马学款表示,这次雾霾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持续时间比较长,从16日开始一直持续到21日;二是影响范围比较广,截至18日下午,霾影响区域已达142.2万平方公里;三是污染程度比较高,部分地区达到重度到严重污染;四是地面相对湿度大、能见度低,多地连续出现大雾天气,部分地区能见度低于200米。
 
  至于成因,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介绍:,京津冀内部的污染传输,相互影响很大,因此,整个区域内的联防联控很重要;其次,气象条件不利,2016年进入秋冬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温度明显偏高,冷空气活动明显偏弱,大气污染扩散能力的降低,这导致12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多次重污染过程。
 
  “这一轮的雾霾之所以持续时间这么长,与静风、逆温、弱南风等不利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重污染天气的出现主要取决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气象条件等两个因素,前者在一段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变量就是大气条件。
 
  “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供暖季,再加上部分地区散煤燃烧量开始加大,本地污染排放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这也使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愈发严峻。”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工程师王文美说。
 
  据马学款分析,本轮重污染天气的形成,既有气象因素,也与污染排放、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就华北地区而言,这里人口密集,城市集中,重工业发达,同时冬季能源消费量巨大,能源消费结构不完善,比如说燃煤的大量使用,因此正常情况下排放都是比较高的;此外华北地形条件也比较特殊,西面、北面环山,地形比较“闭塞”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东北平原、陕西关中的地形也类似,都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此外,机动车污染也成为我国城市重要空气污染源之一,尤其重型车辆污染成为治理难点。河北省定州市环保局介绍,定州境内有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及多条省道,日平均通过车辆达3万辆,载重车辆过万辆。其“西煤东输”重要通道河龙线日平均通过运送煤炭、砂石等载重车数千辆,扬尘、尾气污染严重。
 
  此外,尽管在启动应急响应期间,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停产、加强污染治理等措施促进大气污染物“削峰降速”,但由于目前一些行业仍存在环保治理技术及设备与环保标准不完全匹配、技术管理跟不上等问题,一些企业面临“减产不减污”尴尬,减产后可能出现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停和开的过程污染物排放不可控等问题。
 
  根据预报,本轮雾霾严重时段将因为一场降水暂时缓解,12月20日夜间华北中南部有些降水,对污染物有一定清除作用。21日后半夜,本轮雾霾才会自北向南减弱消散,这意味着本次雾霾天气或将持续五六天,成为今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时间长的一轮。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冯银厂、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邓小文等专家认为,从近些年治理雾霾的实践看,雾霾治本之策是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调整和优化不合理的产业和能源结构,不断降低地区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气象局、环保部网站等)

热门评论

上一篇:价格制约政策落地 散煤污染治理成难啃硬骨头

下一篇:“十面霾伏”缘何而来 区域性燃煤排放增加成主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