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垃圾处理亟待完善产业链突破“先分后混”困局

2017/4/7 11:56:30
35457
来源:瞭望
编辑:Leven
关键词:垃圾分类制度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处理
导读:部分垃圾处理企业和业内专家表示,在实施新一轮垃圾分类过程中,应吸取此前试点的经验教训,可以以垃圾末端处理方式指导前端分类模式。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我国针对垃圾分类问题已经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而想要顺利地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吸取和总结垃圾分类试点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事半功倍地完成建设目标。就目前的国情来看,破解“先分后混”难题刻不容缓,构建和完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产业链势在必行。

垃圾处理亟待完善产业链 突破“先分后混”困局
 
  看点: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7年将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 在垃圾前端分类上投入较大,末端的分类运输处理建设滞后,即使垃圾分好类了终也只能混合处理
 
  ◆ 缺乏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推行垃圾分类监督、考核、激励和处罚力度不够
 
  ◆ 垃圾焚烧主要的问题就是有机物多、水分盐分大,导致焚烧热值不够、发电量少、二次污染较大,处理由此产生的滤液和飞灰成本高
 
  ◆ 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和生活垃圾回收系统分别属于商务部门和市政部门管理,分开运行导致垃圾分类未能形成合力
 
  ◆ 日本东京废纸回收率接近80%,而其垃圾焚烧厂的废纸含量在40%——50%;我国废纸回收率不到50%,但进入垃圾场的废纸含量不足5%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7年将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有部分城市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但效果并不明显。部分垃圾处理企业和业内专家表示,在实施新一轮垃圾分类过程中,应吸取此前试点的经验教训,可以以垃圾末端处理方式指导前端分类模式,通过废品回收和垃圾收运融合、先期实施干湿简便分类、对有毒有害垃圾进行专业处理等举措,妥善有序推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难在哪里
 
  在重庆市渝北区仙桃街道金色池塘小区,某公司的副总经理曹世杰及其团队正用“互联网+”的方式试点垃圾分类,手机APP软件和安装在楼道中的垃圾袋分发机成为他们推广垃圾分类的“利器”。
 
  曹世杰介绍,该小区垃圾共分为易腐、其他、有害、可回收四类。通过下载并注册APP,居民可以扫描垃圾袋分发机上的二维码免费获取垃圾袋,每个垃圾袋上都印有装什么垃圾的标识,绿色垃圾袋装蔬菜、果皮等易腐垃圾,灰色垃圾袋装纸张、灰土等其他垃圾。居民装好垃圾后,将垃圾袋投放到楼下相应的绿色和灰色垃圾桶中。对于废灯管、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以及废纸板、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可通过APP预约功能交由工作人员,通过积分兑换洗衣粉、洗洁精等奖品。
 
  “居民混装垃圾的生活习惯需要持续宣传才能改变,我们的APP将垃圾袋和住户绑定,通过定期清查垃圾桶、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对居民投放情况进行追踪,做得好通过积分给予奖励,做得不好的我们上门宣传,这样的评估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曹世杰说。
 
  金色池塘小区物业经理陈波说道,该小区共有高层住宅23栋、住户近2200户。过去混装让垃圾桶放置处十分脏乱、异味难闻,给小区保洁带来难题,“现在多数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卫生环境大为改善,很受居民欢迎。”
 
  在广州、厦门、杭州、北京等城市,这种“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正在快速应用。“我公司已经在杭州、北京等地数十个小区开展这项业务。”曹世杰如是说。
 
  分类收集是垃圾分类的个环节,媒体走访发现,与前端垃圾分类收集在主体和形式上的创新相比,末端的垃圾分类运输处理建设则显得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垃圾分类的效果。
 
  2000年北京、上海、南京等8个城市被列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2014年部分城市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但不少试点居民区,垃圾分类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混装状态。
 
  重庆市环卫集团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我国垃圾分类之所以效果不明显,一方面在于缺乏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推行垃圾分类监督、考核、激励和处罚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垃圾分类是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全链条系统,而目前大多数城市分类垃圾运输车辆不足,仅有垃圾焚烧厂和垃圾填埋场等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易腐垃圾处理工艺设备研发滞后,即使垃圾分好类了终也只能混合处理,“先分再混”问题突出。
 

热门评论

上一篇:危废处理“没那么简单” 行业未来前景依旧乐观

下一篇:资源化处理渐成体系 餐厨垃圾行业已初具规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