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危废处理市场潜力巨大收获红利

2017/5/31 14:30:10
42306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Leven
关键词:危废处理固废处理无害化处理
导读:近几年,危险废弃物处理问题受到了的关注。国家从政策标准入手控制危废排放源,市场闻风而动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理需要向无害化和资源化更进一步,这对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政策的密集落地,处理需求的缺口也意味着的机遇。千亿级市场在望,拥有资本和技术的已经抢占高地。

危废处理市场潜力巨大 收获红利
 
  近几年,危险废弃物处理问题受到了的关注。作为具有一种或多种危险特性的废弃物,其腐蚀性、有毒性、传染性等不确定因素都将可能对环境甚至是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国家从政策标准入手控制危废排放源,市场闻风而动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危废产生量巨大 处理需求仍有缺口
 
  依据环保部固废与化学品管理中心预算,中国2014年危废实践发生量约为1亿吨以上。与此同时,尚有近7000万吨的危废没有归入环境统计年鉴统计口径。《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给出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从2011年到2014年的每年危废发生量来看,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3%。依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246个大、中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69.7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2801.8万吨。前瞻产业研究院也公布了2015年危废产生量数据,约为4220万吨。
 
  我国危废产生量巨大,但是处置行业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资源化程度上都处于落后状态。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拥有危废运营资质的企业共有1921家,大部分企业年处置能力不足5万吨,全国危废处置才能CR4不到7%。全国危废经营单位核准利用处置规模达到4304万吨/年,实际处理处置量仅为1387万吨/年,这说明当前危废处理行业的实际利用率还很低。据统计,全国1500多家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企业,62%仅能处理1至10种危废品类,能处理25种以上的危废品类企业仅1%左右。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危废管制渐入正轨
 
  作为一个政策导向型行业,危废处理需要搭乘政策东风扶摇直上。而在我国危废产生量不断扩大,市场集中度却迟迟无法提高,处置能力滞后的情况下,政策加持将有利于树立标准,规范市场,助力整个市场腾飞。
 
  2016年出台的“土十条”间接对工业危废治理提出了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取消了省内危废转移审批手续,为危废处理提供了便捷渠道;2016年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调整为46大类别479种,增加了117种危险废物;环保部还连续发布了《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以及《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更是将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列入重点。
 
  市场潜力初现端倪 行业发展前景在望
 
  鉴于危废产生量大,处理能力存在缺口,政策密集落地加持市场,我国危废处理行业前景被普遍看好。按照目前市场上危废处置的情况来看,每吨2000元—4000元,以2015年4220万吨危废发生量计算,中国危废处置市场规模已经在千亿左右。再结合年复合增长率,业内估测市场有望冲破2000亿元。
 
  中国产业信息网研究发布报告表示,2017年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结果将远超现有统计数据的规模。赛迪顾问则预计,2019年我国危险废物排放量将突破5000万吨,市场规模将超千亿。CITICS新三板研究保守估计,2020年危废处理市场产值约达700亿,而经济发展、名录扩容以及监管趋严还将促进危废处理市场扩容。
 
  企业加速跑马圈地 公司获益
 
  新三板上市公司运营情况是市场景气程度隐射的有力证据,据悉,2016年新三板危废处理行业公司共20家,整体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16.73%/37.07%,10家净利润增幅超过5%。危废处理行业的高利润一目了然,大型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综合优势占据市场主动权,例如高能环境、瀚蓝环境、启迪桑德这样的公司都纷纷进军危废。
 
  据公开资料显示,高能环境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53.63%;瀚蓝环境2016年度新增危险废物处理业务,公司整体营业收入36.9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53.63%;启迪桑德在国内危废处理项目中已经树立品牌,2016年度营业收入69.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8%;中国天楹2016年营业收入约为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79%。
 
  综上所述,危废处理行业投资正热,市场处于扩容的黄金时期。面对又一个千亿级蓝海,正在加紧整合资源,加大市场份额抢占力度。同时,更多的企业希望进入危废市场,这就需要从危废处置的薄弱点处攻破壁垒,强化无害化处理能力,迎合不断释放的需求。

热门评论

上一篇:建筑垃圾体量有增无减 收运全体系尚需建立

下一篇:垃圾围城态势日臻恶劣 立法体系构建刻不容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