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双重利好发力需求端海水淡化产业红利渐起

2017/8/8 16:17:33
4095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海水淡化海水淡化设备水处理设备
导读: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海水利用是解决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并已逐渐成为业界共识和通用做法。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来自媒体的报道消息称,“十三五”期间,为解决中国沿海日益紧张的淡水资源危机问题,将重点从沿海严重缺水城市、离岸海岛地区和产业园区三个层面推进海水淡化的规模化应用。自此,海水淡化产业再迎新一轮发展契机。

  双重利好发力需求端 海水淡化产业红利渐起
 
  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海水利用是解决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并已逐渐成为业界共识和通用做法。根据水利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30年,考虑南水北调因素,沿海地区年缺水量仍将达到214亿立方米。自此,海水淡化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利益高度一致,行业迈入快速发展期。
 
  据科技日报此前消息,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琳梅指出,大自然的水循环其实就是海水淡化的过程。而海水淡化技术就是模拟自然界的水循环运动。与此同时,海水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以及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等多个领域,对于节约保护水资源、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以海水淡化为代表的海水利用正成为各地解决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天津、河北、浙江等工业大省(市)的海水淡化规划目标汇总起来已经超过“十三五”规划的220万吨/日。也正基于此,2016 年底《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曾引爆海水淡化市场大发展,而地方政府受限于用水总量的考核与环保监管趋严,对海水淡化的需求强度进超国家规划。
 
  按照《规划》中所提出的目标,到“十三五”末,沿海城市将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装备市场占有率提升10%,自主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公开资料显示,这一规划产能比2015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总规模100多万吨/日翻了一番。目标数据与现状的对比,瞬间给了海水淡化市场一剂强心针。
 
  根据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截至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海水利用将实现规模化应用,材料和关键装备实现产品系列化,产业链条日趋完备。不难看出,多重因素的叠加,催涨起了当下市场对海水淡化前景的高预期。一方面,全国海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随着海水淡化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广,10万吨级大规模海水淡化项目落地速度将明显提升。
 
  另一方面从近15年的技术进步来看,中国的海水淡化综合成本已下降了近60%。即使今后下降速度变缓,其趋势依然足以使市场对未来的预期保持乐观。我国已经掌握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在国内建成了日产万吨级以上示范工程,多套海水淡化装置出口海外。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海水利用技术和关键设备的不断进步以及工程经验的不断积累,海水利用的成本会逐步降下来。
 
  海水淡化技术不仅针对海水,还能淡化内陆地区的苦咸水,并且已服务于极地考察、远洋航行船舶。另据经济导报此前报道,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9省市,主要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沿海城市和海岛。北方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主要集中在天津、山东、河北等地的电力、钢铁等高耗水行业。
 
  而从投资的角度看,海水淡化市场呈现翻倍增长,目前涉及海水淡化市场的公司均有不小机会。另据证券市场周刊近日报道,业界普遍分析指出,假设“十三五”期间国内海水淡化市场如期增至250-300万吨/日,则工程市场空间约为200-250亿左右,非常适合在行业内技术、专注的中小市值公司深耕市场,雄踞一方。

热门评论

上一篇:逾25亿方南水奔流入京 南水北调成解渴“主力军”

下一篇:治水大年初显端倪 水环境治理收获澎湃动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