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让中办国办转发的报告,引出“千万工程”后的浙江农村变形记

2019/3/7 14:58:09
45601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农村环境治理节能环保绿色产业
导读:15年来,浙江省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了标杆。
  【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从“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到展开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清新画卷,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走过了脱胎换骨的15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通知强调,学习借鉴浙江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真正转化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具体实践。
 
  而报告称,15年来,浙江省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了标杆。
 
  先后经历了示范、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4个阶段的浙江,积累了七大经验:
 
  1)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
 
  2)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4)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
 
  5)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
 
  6)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
 
  7)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
 
  在此之前,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还获得了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颁奖词更是写着“这一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
 
  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浙江省在这样深刻的“对比”中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浙”里的乡村。
 
  追溯浙江省启动“千万工程”的原因,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电镀、造纸、印染、制革、化工等重污染高耗能产业星罗棋布,城乡差距更大了,乡村环境变“味”了,愿意回乡的年轻人更少了......
 
  变革,迫在眉睫。
 
  遍布箱包生产小作坊的桐庐环溪村,10年治理从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堆里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景点;
 
  伐木过度的安吉县高家堂村,不准砍伐树木、不准电枪捕鱼、不准开矿挖石……,由此建成了湖州市第一个生态公厕;
 
  曾经“水浑浑路黄黄”的衢州希望新村,终是在“绿起来”之后走向了“富起来”;
 
  年出栏生猪以万计的嘉兴青莲寺村,遭遇“臭名”远扬窘境之后,上演了一出“家庭农场”、“牛栏咖啡”、“猪栏茶吧”变形记;
 
  ......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据浙江省环保厅统计,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74%的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得到有效治理,41%的建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而且,2017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24000元,远胜2003年的5400多。
 
  探索、探索、再探索;升华、升华、再升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更多人描绘的“诗和远方”。
 
  钱多了,水没脏,天更蓝了,家乡变得更美了,写下一个共同的心愿——乡村振兴。

热门评论

上一篇:河南环卫市场解析:半年释放60亿订单,呈现三大亮点

下一篇:敲黑板!2019年起杭州饮水格局将发生这些变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