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虎:后疫情时代,如何实现固废的高效资源化
- 2020/8/13 9:33:08
- 15857
- 来源:中国固废网 李晓佳
- 关键词:固废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工业固废
“后疫情时代,固废综合管理的全面升级”也成为“2020(第八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的主题内容。在8月10日的论坛现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晓虎以“后疫情时代,固废高效资源化”为主题,做了深入分享。
疫情下固废处理面临的挑战
新冠疫情爆发后,给固废处理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也是需要行业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医疗固废压力凸显 。回顾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行业的发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对医疗废物处置和监管进行了明确规定。2003年的春天,非典带来的医废处理战促使国内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管控医疗废物的法规和规划,催生了国内医疗废物处置行业“从无到有”,医疗废弃物进入了有序管理阶段。
而17年后,2020年,在疫情之下,医废处理之战再度打响。随着疫情的持续和病例的增加,医废处理压力也在显著提升。
戴晓虎指出,2020年疫情的爆发,大幅增加了相关区域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需求,医疗废物处置压力明显。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基本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有四分之一以上地级市不具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部分农村和边远的山区医疗废物仍没有纳入收集处置等范围。
从E20研究院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危废产量在持续增长 ,疫情的爆发,让以医疗废弃物为代表的城市危废管控面临新挑战,深度资源化正成为危废行业的发展方向。
其次,危险固废问题严峻。戴晓虎指出,疫情背后也暴露了我国医疗废物处置存在的问题:危废产量或被低估,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形势严峻;危废行业的地区不平衡现象突出,区域性、结构性产能错配严重;校准规模经营率处于较低水平,供需缺口大。
第三,危废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疫情影响下,各地医疗废物产生量激增,虽然显露了国内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的短板,但也倒逼了行业的改革和进步。这之后,国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管控医疗废物的法规和规划,各地加紧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新《固废法》在三审稿中新增了对医疗废物特别是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并加强了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主体责任。这对产业来讲,是一个利好消息,也会给企业带来内循环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生态环境部也及时为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置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指导各地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肺炎疫情医疗废物,规范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管理与技术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8.1亿元,用于支持大城市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备用能力建设、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补短板和提质扩能以及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能力建设等项目。
这些都将给相关企业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
固废政策背后的产业发展机遇
从我国整体的战略部署与顶层设计来看,我国在固废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整体政策没有改变。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中央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做到高效利用、节能降耗,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国家相当重视通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手段,来解决污染问题。戴晓虎认为,固废有污染的属性,也有资源的属性,一把火烧掉当然是简单、粗暴的方式,但是从循环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角度来讲,通过先进的技术,实现更好的利用和更安全的处置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戴晓虎指出,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需要环保企业共同努力,还要加上高等院校的技术研发,以及科技和金融的支撑。去年,科创板的开市,也给中小创新性技术企业提供了更好对接资本的机会,能够更好将科技和金融进行结合。
戴晓虎认为,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新措施、新理念、新思想、新科技的手段,才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戴晓虎强调,“两山理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框架都为固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基础。
垃圾分类的时代背景
2019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打响了强制垃圾分类的第一枪,标志着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5月,北京、苏州等地也正式开启了强制垃圾分类工作,46个重点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进入了快速落地的阶段。垃圾分类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各地大力的推动下,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据上海绿化市容局报告,上海1.3万余个居住区的垃圾分类达标率由2018年底的15%提高到2019年底的90%,基本形成了垃圾全程分类收运体系。今年5月,全市湿垃圾分出量达到了垃圾分类实施以来的高峰。
戴晓虎也指出,成绩的背后也有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分类成本以及后端处置问题等。
固废资源化处理处置现状
固废资源化是未来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将为环保企业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
首先我国的固废处理处置市场正处于一个好的时代,戴晓虎曾在德国留学和工作二十几年,对德国固废处理处置市场很了解。他指出,在国外想找到很多湿垃圾很困难,想找到新的对应的技术也很困难。但在我国,伴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湿垃圾分出量在不断增加,而且中小企业活跃和创新力更强。整体来说,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机会也很多。
戴晓虎强调,如何做好固废的资源化,首先要清楚目前的处理处置现状:
一、固废产生总量巨大,并将长期维持高位。不完全统计,我国工业固废、生活垃圾与污泥、废旧物资等固废年产量超过40亿吨,科学合理的废物管理与安全处置技术体系尚未形成,累计堆存量超过200亿吨。
二、生态承载力脆弱,固废不当堆存复合型污染严重。
三、城市垃圾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集中,处置难度大。我国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年产生量超过2亿吨,资源化利用率低,无害化处置成为城镇化进程的核心制约因素,亟需突破技术瓶颈,提高我国生活垃圾整体消纳能力。
四、产业聚集区固废集中,严重制约产业健康发展。能源、化工、冶金等重化工产业快速聚集化发展,固废大量集中产生,单一建材化利用方式无法实现大规模消纳,每年超过10亿吨固废未得到安全处置。
固废三元分类结构形成
戴晓虎指出,我国固废处理处置市场,由城镇垃圾、农业固废、工业垃圾组成的三元结构正逐渐形成。
垃圾分类成为一大热点,农村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等还存在很大缺口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陆续推进,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目前产业内一个很热点的话题。据E20研究院跟踪研究,目前我国垃圾分类主流方式是“四分法”。
“四分法”的垃圾全过程分类处理处置是根据我国垃圾的特点,解决垃圾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关键举措。与混合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相比,基于垃圾分类的生活垃圾管理不仅是实现了各类垃圾的分流,为主流处理技术提供优化的物料调整。
在“四分法”的指导下,全国各地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仅厨余垃圾回收量显著增加,可回收物也开始在环卫收运体系中逐步增长。
这其中,已经正式实施垃圾分类一周年的上海,成绩尤其显著,如下图:
今年5月正式开始垃圾强制分类的北京,也在6月2日的北京市城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上透露,5月北京市厨余垃圾分出量整体翻倍,其他垃圾处理量同比减少14%。在监督执法过程中,发现问题单位9911家,责令改正4474起。
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戴晓虎也指出了目前垃圾分类工作依然面临的问题:1. 湿垃圾分类难、分类质量不高,易腐烂发臭,资源化产物没有清晰去向。2. 居民对垃圾分类支持率高,但分类的主动性不足,分类准确率偏低。3. 各类投放方式给居民带来不便,对长期的固有生活习惯带来改变冲击。4. 人工看护分类成本高。5. 前端垃圾分类方式与现有垃圾后端处理处置技术匹配程度不高,未充分发挥垃圾分类的优势。6. 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资源化利用的产业体系。
戴晓虎强调,这其中湿垃圾的分类更加关键,因为老百姓分的时候很埋怨,对分出来以后到底要做什么,或者能做什么感到迷茫。还有包括基础设施的配套方面,这是整个垃圾分类工作中要关注的问题。
农村固体废弃物方面。农村秸秆问题还没有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超10亿吨、距离能源化规划目标缺口很大。
从上图列出的“十二五”以及“十三五”的相关目标规划可以看出,目前还有很多没有达到相应的指标要求。
工业固体废物方面。在我国,目前产业聚集区集中、每年超过10亿吨固废未得到安全处置。包含尾矿、煤矸石等在内的工业固废的处理,还面临相当大的挑战。
因为尾矿、煤矸石等品质不算太高,但是里面也有资源,怎么把它提取出来,从经济效应角度来看,确实有一定的难处。
戴晓虎认为,未来要从资源的循环利用、绿色经济等角度,来算总账和全生命周期,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改观。希望随着社会的进步,未来能把绿色指数融入进来。
无害化是目标、资源化是手段
国家循环经济已经确定了无害化是目标、资源化是手段。戴晓虎指出,资源化是解决固废污染和缓解资源短缺的突破口。固体废物蕴藏丰富的金属资源和生物质资源。深度推进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于系统解决我国固废污染问题、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和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我国紧跟大势,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对固废资源化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部署了3大板块8项任务,涵盖基础研究、技术突破、集成示范全创新链条。很多企业和高校都有参与,为企业带来了更多机会和发展机遇。
固废资源化的六大发展方向思考
正如前面谈到的,固废资源化是一定要落地的。基于以上分析,戴晓虎总结了他对固废资源化发展方向的思考:
第一、从总体发展趋势判断,我国现在正在做规划。国家的发展目标很明确,2035 美丽中国基本实现、中等发达国家。关注的热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矛盾加剧。而生态文明建设一定是我国在上一张重要的名片。同时,我国的创新、交叉融合、绿色科技创新速度加快。
第二,我国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在强化。资源短缺、容量受限、污染复杂、创新滞后等问题,通过传统的技术手段无法解决,科技创新成为必要手段。但目前很多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科创板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节能环保产业是科创板重点支持的六大领域之一,对于产业来讲机会空间更加明显。戴晓虎认为“设立科创板将有效推动节能环保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发展,并进一步提高我国在水治理、大气治理、土壤治理方面的标准”。
第三,从固废处理处置来说,应该要遵循倒三角的模式。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末端处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戴晓虎指出了固废资源化发展的六大发展方向:
一、固体废物精细管控:包括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及二次污染控制等的工程技术前沿及管理制度策略。
二、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包括固体废物产生源头的精细化管控、工业生产方式的节能降耗与优化升级等。
三、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包括有机固废的生物处理、热化学处理、土地利用及过程二次污染控制技术等。
四、无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包括无机固废的物化处理、资源化处理及过程二次污染控制等。
五、城市矿产:包括城市矿产开发的技术方法、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及二次污染控制技术等。
六、集成示范:多源固废绿色循环生态系统集成示范、固废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模式与推广等。
戴晓虎指出,从我国固废资源化发展现状来看,还有很多挑战,但更能看到机遇。这其中,如果垃圾分类真正高效落实,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产业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积极科研创新,找到突破口,抓住机遇。
在论坛现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薛涛谈到戴晓虎院长的分享内容时表示,戴晓虎院长是科创板咨询委委员,是固废产业在科创板领域的一位专家,在固废产业、研究与资本市场的链接上,做了很多的工作。戴院长在分享中,提到了内循环。面临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可能经济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这其中会带来很多压力,但也带来很多创新创业的机会。事实上,固废也在走向内循环,给技术以及商业模式带来很多创新点。其中,包括工业固废、有机垃圾、废塑料、以及城市矿山等领域,都留下了大量技术企业创新的机会。需要企业更好的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原标题:戴晓虎:后疫情时代,如何实现固废的高效资源化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