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静安市北高新园区:智慧转型、微碳零排,“以小见大”城市工业基地的升级焕新

2021/12/20 9:23:22
23504
来源:静安环境
关键词:生态绿地生活垃圾减量化河湖生态治理
导读:上海静安市北高新园区历经近三十年转型发展,园区成功实现了从产业转型、到功能转型、再到生态转型的全方位蜕变,将“智慧转型、微碳零排”的核心理念贯彻始终,不断彰显作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实践贡献和时代价值。
  静安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以下简称“市北高新园区”或“园区”),地处静安中环与南北高架交接处,是静安承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的核心功能区,也是上海中心城区为数不多、成片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园区成立于1992年8月,其前身为原闸北区走马塘工业小区。历经近三十年转型发展,园区成功实现了从产业转型、到功能转型、再到生态转型的全方位蜕变,将“智慧转型、微碳零排”的核心理念贯彻始终,不断彰显作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实践贡献和时代价值。
 
  以产兴城依托产业转型践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将“黑烟囱”变成“数智云”,从传统的“工业园区”迈向高端引领的“数智生态产业园区”,产业内核的更新迭代是园区得以脱胎换骨的核心逻辑。作为全市唯一的云计算产业基地、大数据产业基地以及全市首批超高清视频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正着手打造以“云数智链”为核心的数智产业创新集群,480多家数智企业云集汇聚,研发应用场景涉及金融、教育、医疗、交通、旅游、文化等十余个重要领域。
 
  当前,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逐步铺开,园区数据智能产业迎来了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凭借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优势,围绕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新能源汽车、可信碳交易、绿色计算、智能楼宇等领域,园区已集聚起一批“精兵良将”整装待发。卡斯柯、上实龙创、秦森园林、晶澳太阳能、小鹏汽车……这批在各自行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先行者,将助力园区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并进,深度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产城互融聚焦功能转型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多年来,园区紧扣静安“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和“全球服务商计划”,对标上海“四大功能”和“五型经济”发展要求,自身的产业结构脉络和集聚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制造企业不断外迁,高能级总部、高科技数智企业接踵而来,推动园区业态向以“总部+数智”为核心的楼宇经济不断演进。随着产业转型的外溢效应日趋显著,园区在全市产业领域的战略价值与日俱增,先后被纳入到《上海市城市整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产业地图》以及全市“3+5+X”重点区域。年内,又先后获得全市首批在线经济特色产业园、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以及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等极具含金量的荣誉,推动“市北大数据”的显示度、集中度、贡献度进一步释放。
 
  立足更高“站位”,实现更大“作为”。从功能单一的产业园区走向支撑区域乃至全市科创引领的战略要冲,这将为园区发展带来无限可能。在2018年,园区提出了“打造中国大数据产业之都、建设中国创新型产业社区”的战略目标,并希望通过重塑区域品质、完善服务配套、强化周边联动,进而打造一座7*24小时全天候混合功能的科创新城。围绕“生产、生态、生活”的有机融合,原先的工业老厂房纷纷关停并转,取而代之的将会是统筹规划、成片开发的高端写字楼群、星级酒店、网红商业、国际学校。在此基础上,园区还积极响应“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建设理念,在全市率先建设租赁住房,“十四五”期间将陆续推出5000套房源,以此吸引优质人才落户园区。
 
  宜居宜业探索生态转型开启标准化发展“新征程”
 
  近期,由国务院印发的重磅文件《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持续优化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标准。围绕“双碳”国家战略实施要点,推动生态系统、绿色发展的标准化体系构建,将极大助力市北高新园区在“十四五”时期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作为上海传统老工业区转型以及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典型标杆,园区正着手从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精细管理、低碳实践等角度出发,以数字化技术手段为重要抓手,围绕“成为数字化产业社区运营服务商”的目标定位,加快打造园区生态转型发展的“新内核”。
 
  在生态环境构建方面,围绕巩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复评成果,园区将继续推进构建“生态绿地、慢行步道、景观绿化”三层级生态体系。其中包括,推动塞尚湾生态公园(楔形绿地)等大体量、大纵深生态绿地项目建设,推进走马塘沿岸景观改造、环园区绿色健康步道、科创社区数脊云廊等慢行体系建设,保持延续中扬湖河满分三星级河道治理成果等重点任务。根据园区“十四五”规划,在5年内将新增景观人工湖1处以及绿化体量共计15万平方米。
 
  在节能减排应用方面,一是全面执行高标准的建筑节能要求。通过对新建建筑大规模运用地源热泵、水循环、抗菌涂料、装配式部件以及楼宇能源分项计量系统等低碳技术,达到全面节能降耗的良好效果;同时对2010年前既有建筑开展大范围节能诊断,最终取得平均能耗降低15%的可喜成果。二是广泛引入高规格的建筑认证标准。例如,位于园区西部片区的“数据港大厦”(鹏博士所在大楼)通过了美国LEED-CS预认证;聚能湾创新大厦、市北·壹中心、上海区块链生态谷等载体项目均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二星、三星认证;园区东部的静安国际科创社区新建载体项目则严格按照WELL健康建筑标准进行方案设计并加以实施。三是积极探索海绵社区综合解决方案。规划采用河道水作为景观用水和绿地浇灌用水,深入探究“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空中花园”等雨水蓄存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构建水生态底层系统,大幅增强园区“水弹性”。
 
  在园区精细管理方面,遵循“开放式园区、封闭式管理”理念,依托自身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功能优势,园区以“物联网+混合云+BIM+GIS+大数据”为抓手,探索设立市北高新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进而实现了“数据可视化、技术高端化、管理科学化”的系统智慧转型。平台通过持续升级换代,目前已开发了包括车流人流动态监控、智能安防监控、楼宇特种设备监控、强弱电设备管控、应急响应系统、河道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工地扬尘监测、垃圾分类、雨污管网监测等数十项功能模块。在“十四五”期间,园区将同外部行业龙头携手,对现有平台体系架构进行再次升级调整,进一步提升底层感知网络的感知能级和传输速率,横向拓宽数据集交络通道,增加全息通讯、AR展览、智能机器人等人机交互应用场景,形成全市园区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
 
  在深化低碳实践方面,园区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绿色公益活动。例如,依托“办公云”和“健康云”建设,在全园区范围推广无纸化办公,减少办公废物产生;参与全区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定期开展“绿色星期五”公益环保活动,面向全园区白领普及绿色知识;依托金桥再生资源平台设立园区电子废弃物集中交投点,引进物联网智能回收箱,开展闲置品回收利用活动;通过举办办公废物“绿箱行动”等创意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此外还积极宣传和施行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
 
  以小见大,奠定品质标杆;由点及面,实现升级焕新。作为上海城市工业基地转型变革的一个缩影,园区走出了一条以变应变、守正创新的发展之路。面向“十四五”的崭新阶段,步入而立的市北高新园区将继续以引领者、先行者的奋斗姿态,把“可持续、高质量、标准化”的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底。
 
  原标题:先进经验介绍 |(四)静安市北高新园区:智慧转型、微碳零排,“以小见大”城市工业基地的升级焕新

热门评论

上一篇: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下一篇: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