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宁夏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 2022/12/7 9:49:22
- 16577
-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 关键词:气象发展气象科技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夏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政发〔2022〕38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宁夏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宁夏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要求,加快推进宁夏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协同高效发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先进、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区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8%以上,强对流预警信号时间提前量达到45分钟以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基本实现全覆盖。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90分以上。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区GDP比率由“十三五”期间的0.3%下降至0.2%。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到2035年,气象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先进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气象服务自治区重大战略和人民生产生活的水平显著提高。
二、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三)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面向气象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需求,将气象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纳入自治区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加强天气气候、灾害性天气机理、气候变化响应等基础研究。开展贺兰山和六盘山地形、大型新能源基地对天气气候的影响科学试验。适时开展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生态气候影响效应评估,围绕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和质量,开展精细预报预警服务关键技术研发。(自治区科技厅、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宁夏大学、林草局及中卫市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应用技术示范。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人工影响天气、生态安全气象监测预报评估技术示范。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农业、能源、城市、乡村等领域及重大工程影响应用研究。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气象深度融合,研发基于场景、位置、影响的气象服务应用技术。(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科技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宁夏大学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搭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优势互补、联合共建,以大气科学为重点,增补一批新型观测仪器和探测设备,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六盘山大气科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加大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支持力度,提升实验室科技创新效能。强化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支持永宁、中宁和固原农业气象科技试验基地、气象科技小院建设。(宁夏气象局、自治区科技厅、科协牵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贺兰山东麓园区管委会、宁夏农科院、宁夏大学、林草局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东西部协同气象创新联合体、共同体建设。建立多部门联合、多领域融合的气象关键技术协同科研攻关机制。树立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健全分类评价机制。建设科研诚信体系,推进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推动气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研究实施气象科技力量倍增计划。(自治区科技厅、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应急厅、林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1:气象科技创新重点方向
1.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预警防范、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十四五”期间)。针对暴雨、干旱、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开展智能识别、预警、风险防范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动态权重集成技术和高频滚动订正技术、延伸期重要天气过程动力与统计预测技术、气候异常成因机理及预测技术、多模式集合技术和模式降尺度解释应用技术攻关、多波段雷达组网融合监测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开展基于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精细化天气预报相结合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研究。
2.重大水利工程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十四五”至“十六五”期间)。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陆表生态、大气环境、天气气候影响评估和未来风险预估研究,并围绕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和质量,开展精细预报预警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开展风能、太阳能精细化动态监测预测评估,开展风光发电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开展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核查评估方法技术攻关。开展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3.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基础提升(“十四五”期间)。建设六盘山大气科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推进创建中国气象局六盘山大气科学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加强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4.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十五五”至“十六五”期间)。开展季风与西风带交汇区云和降水物理过程观测研究,人工干预云和降水发展的物质、时间、空间规律研究,人工增雨、防雹、防霜关键技术攻关,人工影响天气综合集成技术应用示范。
5.气候经济生态价值评估转换兑现平台(“十四五”至“十六五”期间)。开展宁夏气候经济生态价值研究、分析评估,发展适合宁夏的气候诊断与气候经济评价技术方法,加强气候与经济关系研究,探索气候经济生态价值转化方式。
三、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七)提升气象灾害精密监测能力。加快中卫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地基遥感垂直廓线观测系统以及北斗探空接收站,弥补垂直监测短板。新建、升级贺兰山、六盘山等易灾区及城市人口密集区、产业密集区气象观测站。持续推进气象探测装备国产化迭代和更新。优化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气象探测装备计量检定和试验验证体系。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发展志愿气象观测。(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林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建立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建设协同、智能、高效的天气气候综合预报预测支撑系统。开展精准预报“五个一”能力建设,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区气候异常。(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宁东管委会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进气象服务智能化转型。建设宁夏一体化智慧气象系统和面向民生普惠应用的“宁夏·追天气”智慧气象服务终端。发展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的城市精细化气象要素网格预报和气象风险评估服务技术,推进数字气象融入智慧城市治理,提升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防洪排涝、交通出行、建筑节能、空气质量等智能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基于卫星遥感应用和跨部门大数据挖掘的“丝路·天眼”应用系统。(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安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应急厅、宁东管委会、林草局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快气象信息基础建设。升级建设固移融合、高速泛在的气象通信网络。推动“观测端-信息端-应用端”全链条数据质量校验,研制高质量气象数据集。升级完善宁夏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提高气象数据服务能力。建设自治区级气象业务同城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完善气象数据、信息网络和业务应用安全保障体系。(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安厅、财政厅、宁夏通信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提升气象数据融合应用能力。完善行业数据获取、存储、汇交、使用监管制度。加强气象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应急等行业信息共享。推动气象融入“东数西算”宁夏枢纽,建设气象主题数据库。依法开放气象数据,有序推动气象数据挖掘及融合应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提升气象台站基础保障能力。实施基层气象台站业务用房和各级气象部门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按“补短板、强弱项、重民生、促发展”思路,推进基层台站标准化业务平面建设和气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台站业务运行环境。(宁夏气象局牵头,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2: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工程项目
气象台站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基层台站和各级气象部门节能环保供暖、值班公寓、供电、消防、安监、应急保障等配套设施升级改造。气象台站标准化业务平面和运行支撑环境试点建设。
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十三)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水利、气象等部门联合开展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自然资源、气象等部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住房城乡建设、气象等部门联合开展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应急、林草、气象等部门联合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风险预警。发展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风险预警和不同群体影响预报业务。(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应急厅、林草局、宁夏气象局牵头,宁东管委会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打通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加快宁夏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推广应用和预警信息统一、集约发布。建立高等级预警信息全网发布、靶向发布、各级广播电视台即时插播机制。探索5G和小区广播技术在预警快速发布中的应用。完成应急广播系统与宁夏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接。推动机场、车站、商场、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信息发布终端第一时间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自治区应急厅、广电局、宁夏通信管理局、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宁东管委会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强化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建设基于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的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设施建设,依据气象灾害影响,修订基础设施标准。优化灾害防御措施,提升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考核。将气象灾害防御和应对气候变化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各级综合科普体系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和气象文化基地建设,提高公众防灾避灾和自救能力。(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应急厅、科协、宁东管委会、林草局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和安全管理。制定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优化调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局。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管理和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升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五段式”业务。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涵盖作业装备和弹药购买、运输、存储、使用、报废等各环节的智能物联网监控体系。科学高效实施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更新升级火箭、高射炮、烟炉等作业装备。加强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区域专项观测系统建设。(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公安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应急厅、林草局、宁夏军区战备建设局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以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修订完善各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加强以应急预案为约束的部门响应,强化部门联动,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各部门响应绑定纳入当地人民政府应急指令。建立基于重大气象灾害高等级预警信息的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相关主体停工停业停课机制。完善直达责任人的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机制。(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交通运输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应急厅、广电局、宁夏通信管理局、宁东管委会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3: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重点工程项目
1.宁夏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Ⅰ期工程(“十四五”期间)。建设中卫新一代天气雷达、X波段天气雷达、地基遥感垂直廓线观测系统、北斗探空接收站,升级银川探空站北斗导航系统及全区雷电观测网,实施雷达双偏振改造,升级改造易灾区、人口密集区等重点保障区域的气象观测站,建设产业密集区激光测风雷达。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预估能力和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智能监测预报预测支撑系统,建设基于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的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补好城市防洪排涝、城市数据大脑、灾害易发区基层网格化管理、产业园区、交通等气象灾害预警监测、防灾基础设施短板。支持银川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升服务保障城市安全发展能力。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建设车载应急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加强与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信息共享、会商联动和应急响应,提升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救援处置保障能力。
2.抗旱增雨与生态保护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十四五”期间)。建设北斗导航水汽垂直观测系统、机动应急智慧型作业系统,升级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指挥调度及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系统。优化调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局,重点加强中部封育保护区和南部水源涵养区抗旱增雨与生态保护修复型人工增雨(雪)作业能力建设。完善“天基-空基-地基”立体人工影响天气专业探测系统,开展空中云水资源评估。
3.宁夏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Ⅱ期工程(“十五五”期间)。更新升级老旧气象观测仪器设备,升级优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在重点工业园区、雷电灾害易发区布设新型雷电探测仪器,建成全区雷电灾害立体精密监测网。
4.宁夏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优化升级(“十五五”期间)。继续优化系统精准靶向发布功能。建设智能化发布功能模块。建设语音机器人,实现智能应答。建设社会公共信息传播资源对接接口,实现和各类信息渠道的对接。建设新媒体预警产品自动生产模块。建设预警信息发布效果评估模块。
五、提高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
(十八)推动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围绕粮食安全,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加大对全国枸杞气象服务中心和自治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综合气象服务中心支持力度,提升“六特”产业气象服务能力,提供伴随式气象服务。做好病虫害防治和种子生产气象服务。构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服务平台。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区划和农作物种植气候适应性区划。(宁夏气象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牵头,自治区财政厅、乡村振兴局、贺兰山东麓园区管委会、宁夏农科院、林草局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提升现代综合交通气象服务能力。强化气象灾害易发路段交通气象监测网建设,提升基于交通安全影响的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公安、交通运输、气象等部门联合开展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强化恶劣天气交通安全协同联动预警处置能力。开展分灾种、分路段的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加强危险天气咨询服务。推进高速铁路、通用航空和现代物流气象服务。(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公安厅、财政厅、民航宁夏监管局、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银川办事处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提升能源和电力气象服务能力。在风光能源丰富的可开发利用重点区域,布局建设风光资源观测网。发展风光发电功率预报系统、预报模式和数值产品,开展风光发电气象预报服务专业专项业务。围绕能源安全,强化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气象服务。提升“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要时段能源保供气象服务能力。(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宁东管委会、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提升全域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加快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安全专业气象监测网和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建设。开展全业态、全季节、全流程的分众化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强化生态康养和乡村旅游气象服务。融入贺兰山、六盘山国家公园创建,打造气象主题公园。推动避暑旅游地、气候宜居城市等品牌创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应急厅、科协、林草局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4:提高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重点工程项目
1.气象助力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工程(“十四五”期间)。建设特色农业精细化气候资源监测评估系统,建设分作物、分区域、分时段、分影响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强化国家级枸杞气象服务中心运行能力。建设自治区粮食安全气象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中部干旱带自动土壤水分加密观测点,依托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科技小院,建设农业干旱监测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建设病虫害防治和种子生产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智慧农业气象综合服务平台“云”品牌。
2.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气象保障工程(“十五五”期间)。推广乡村全面振兴“闽宁”气象保障模式,建设各具亮点的美丽乡村气象服务保障示范样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促进乡村振兴气象服务整体能力和水平提升。充分利用国省两级气象服务产品支撑,制作针对性、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建设乡村振兴气象服务系统,强化农业生产经营全链条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抗气象灾害风险能力。
3.宁夏综合立体交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十五五”期间)。交通运输、民航、铁路、气象等部门联合建设立体交通气象大数据共享平台,升级完善全区交通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智慧交通气象服务系统,研发交通气象插件,融入智慧公路、智慧铁路、智慧民航、智慧水运、智慧邮政等平台,显著提升气象服务保障交通安全能力。
4.新能源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十五五”至“十六五”期间)。建设10天内逐15分钟精细化风光发电功率预报系统。推动气象信息融入宁夏新能源运行综合监测系统。升级风光发电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六、优化气象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供给
(二十二)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增强农村、山区、边远地区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形成保障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效运行长效机制。(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财政厅、广电局、宁夏通信管理局、宁东管委会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丰富生活气象服务供给。面向公众美好生活需要,开发新型生活气象系列产品。发展视频、动画等直观快餐式服务产品。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推进气象融入数字生活,建设融媒体气象服务平台,利用宁夏融媒体矩阵,拓展公众气象服务渠道。(宁夏气象局、自治区广电局牵头,自治区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体育局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增强气候适应性和重大气象灾害防控能力。聚焦极端性、高影响灾害性天气,建设城市生命线运行气象风险数字地图,将气象风险评估服务融入城市安全运行指挥系统。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将拓宽农村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纳入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完善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村级应急行动计划。(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乡村振兴局、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应急厅、广电局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5:优化气象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供给重点工程项目
1.智慧气象建设工程Ⅰ期(“十四五”期间)。建设太阳能、风能气候资源监测、评估、预报预估和精细服务业务体系,建设气候资源监测和预报系统,以及风电、光伏发电功率精准预测系统。建设基于自治区大数据平台的气象主题数据库,推动气象大数据离线加工及分析处理、人工智能应用、气象业务区级灾害备份等相关系统在宁夏枢纽落地。建立基于高分卫星、风云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及多部门数据融合的“丝路·天眼”应用平台。升级气象卫星直收站和业务平台。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构建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电力、现代化工、清洁能源等跨部门跨行业气象数据集,建设“气象+行业”数据支撑系统,建设“气象+”智能综合服务系统。围绕美丽新宁夏建设,打造气象主题公园、避暑旅游地等旅游气象生态品牌。建设一体化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和面向民生普惠应用的“宁夏·追天气”智慧气象系统终端。
2.智慧气象建设工程Ⅱ期(“十五五”期间)。升级建设固移融合、高速泛在的气象通信网络。推进气象统一认证服务及终端安全能力建设。建设气象网络空间资产关联库、风险情报库、安全能力库。升级“气象+”赋能支撑系统,深度融入电力、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清洁能源等重点行业全生产流程,智能制作并发布个性化、专业化的伴随式气象服务产品,使气象要素转化为生产要素。
3.气象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十五五”至“十六五”期间)。与购物、餐饮、娱乐、体育运动等生活应用平台对接,建设面向公众衣食住行游购娱及其他美好生活需要的用户画像系统,智能刻画分析用户特征和气象服务需求。建设互动定制、智能感知、分众个性的气象服务产品智能加工分发系统,对接融入各类生活应用平台,提供无处不在的气象服务。
4.宁夏气象融媒体中心和融媒体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十五五”至“十六五”期间)。改造现有气象影视演播室,建设包括融媒体服务策划编辑、虚实结合演播室、网络直播互动、专家访谈、视频编导制作等功能区的宁夏气象融媒体中心。建设区市县三级采编发一体的融媒体气象服务支撑系统,支持汇聚互联网主流媒体资讯,实现对气象热点信息跟踪、分析和挖掘以及线索浏览、热点发现、选题策划、任务管理、视频连线、现场直播、拍摄回传、移动写稿及审片、图文视频产品制作、智能分发、热度统计、评论互动等功能。
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气象支撑
(二十五)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加强“一河三山”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影响监测评估和风险预估。开展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等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强化气候承载力评估,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建设温室气体和碳源汇监测站,发展温室气体及碳达峰碳中和监测评估、农业和林草碳汇气象服务等技术,开展碳排放监测核查评估。(宁夏气象局、自治区科技厅、生态环境厅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应急厅、宁东管委会、林草局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加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探索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全区风电和光伏发电开发资源精细化监测评估。建立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普查、区划发布制度。强化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布局气象服务。建立重大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指导目录。推进气候资源及灾害等区划融入国土空间、城市发展重大规划,做好重点工程项目、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七)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气象服务。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区、自然保护地等建设生态气象灾害监测站,构建“陆空天”高时空分辨率全要素生态气象精密监测网。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气象服务。加强面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气象服务,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支撑服务能力。(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应急厅、林草局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6: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气象支撑重点工程项目
1.碳监测碳中和评估技术研发(“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强化引智合作,开展温室气体和碳源汇监测、核查、评估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农业和林草固碳量高精度遥感监测核查和气象模型预估关键技术,开展基于遥感碳汇监测评估模型的参数优化研究、改进碳循环模型,研发构建宁夏农业和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评估及碳资产开发技术体系,开展张骞葡萄郡、贺兰稻鱼空间碳汇交易应用研究和示范建设。
2.先行区建设碳达峰行动气象服务工程(“十四五”期间)。加强气候变化对宁夏生态脆弱区影响监测评估和风险预警能力建设,服务高水平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成立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宁夏分中心,开展温室气体和碳源汇监测、核查、评估关键技术攻关等工作。在贺兰山东麓建设多要素立体气象观测站,为废旧矿坑种植酿酒葡萄等综合保护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开展酿酒葡萄碳效益评估工作。建设宁夏地基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站网、温室气体监测预警平台、宁夏气候安全早期预警、温室气体智能决策系统。
3.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与生态气象保障工程(“十五五”期间)。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气候脆弱敏感区气候变化监测能力建设,建立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加强包含地球多圈层要素的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构建完善宁夏气候变化监测分析指标体系,强化极端气候事件与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完善气候变化决策与产品体系。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重点区域和流域,开展灾害风险定量化、动态化评估,发布风险预测、预估和预警产品,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4.先行区碳中和气象服务工程(“十六五”期间)。继续开展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宁夏分中心建设,建设覆盖全区的温室气体立体观测网,升级更新温室气体及碳中和基础数据库和监测评估业务系统,健全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温室气体监测评估业务,建立区-市-县碳源汇分级减排评估及碳补偿生态效益评估服务体系。
八、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二十八)打造西部气象人才高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气象人才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人才相关计划和专家库遴选范围。加大自治区级人才计划和人才奖励对气象领域的支持力度,建立持续稳定的气象人才发展投入保障机制。紧紧围绕气象服务保障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创新能力需要,搭建创新平台,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气象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气象科技人才,加快打造一支具有西部竞争力的优秀高层次气象人才梯队。(宁夏气象局、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九)着力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引进。秉持开放合作理念,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加大对气象高层次人才培养、全日制博士硕士及气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等支持力度,着力集聚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的优秀气象人才。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提升,将气象法律法规、防灾减灾救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强化干部横向纵向交流,加强省部、东西部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培养气象干部人才队伍。(宁夏气象局、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自治区财政厅、党校〔行政学院〕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强化组织实施
(三十)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气象工作决策部署,推动全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省部合作一年一度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建立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相关行业专业规划。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气象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组织协调,统筹做好资金、用地等保障。适时开展实施情况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宁夏气象局牵头,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一)健全法治保障。推进气象依法治理,开展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灾害防御、气象信息服务等气象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制修订工作。加强防雷、人工影响天气和升放气球安全监管,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生产考核。加强气象执法监督,建立完善气象与应急等相关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气象标准化建设,健全地方气象标准体系。(宁夏气象局牵头,自治区司法厅、应急厅、市场监管厅及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二)加强对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全区气象事业发展投入保障。进一步落实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继续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保障体制,落实气象部门人员、业务维持等经费,保障全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宁夏气象局、自治区财政厅牵头,各市、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原标题: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