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臣:技术产品化或将重塑水务产业格局
- 2023/4/17 13:14:34
- 19604
- 来源:中国水网
- 关键词:水务污水处理
核心观点
1、市场化水务企业要有自己的技术产品。
2、没有技术产品的水务企业,是在做着简单工作,具有“劳务企业”的特征;没有技术产品的水务企业,可替代性强,不存在做大或进一步做大的理由。
3、如果所有市场化企业都没有技术产品,那么,水务市场化将走向终结。
4、纵观国内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市场化程度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市场化程度高。
5、没有竞争的行业,效率一定很低,所以,水务市场应该继续往市场化方向走。
6、技术产品化应以产品化技术为基础。
7、一定要培育技术产品化的文化土壤。
“没有竞争的行业,效率一定很低。如果每座城市的水务都自己做,这个行业总体的效率就会降低。因此,水务市场应该继续往市场化方向走。”
2023(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教授认为,水务行业发展处于十字路口,是走向水利行业那样的事业化?还是迈向商品水行业那样的市场化?这其中,技术产品化将扮演重要角色,技术产品化或将重塑水务产业格局。王洪臣老师也以“技术产品化或将重塑水务产业格局”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王洪臣
01 向左走向右走?水务产业走向市场化还是事业化?
涉水领域可以分成三大行业:商品水(包装水)、水务(给水排水)、水利(水资源开发与防洪)。
事实上,商品水销售的水量并不大,全中国14亿人,每年的销售量大概在1000万吨,但是它的销售额却达到了2000亿元,而且每年还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幅度,高速往上涨。
水务行业整体的营业额不高、活干得却不少。据统计,我国年供水量800亿吨、年处理污水量700亿吨,建设有供水管道130万公里、排水管道110万公里。粗略计算,水务领域的资产总额约达2.5万亿元,如果再算上从业员工的数量,都是远远超过商品水行业。但全水务行业的营业收入加起来也不超过4000亿元。
再看水利行业,涉及的盘子和事业就更大了。水利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过890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城乡居民用水安全。我国水资源总量是2.5万亿吨到2.8万亿吨。王洪臣表示,这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水资源量可以通过水利设施进行配置,这个投资远远比前面谈到的水务行业的2.5万元要多得多。
王洪臣介绍,从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水利设施投入大约有4到5万亿,这么大的投入,所带来的意义也是非常大的。最直接的就是洪涝灾害的预防能力大幅提升,据统计,我国洪涝灾害损失占GDP总额的比例正逐年下降,现在已经降到0.5%以下。
以上三个涉水行业属性不一。商品水可以说是100%的市场化,水利领域则完全是事业管理。王洪臣说,除极个别地区把水库作为资产市场化给社会主体,水利设施市场化程度基本上为零。处在两者中间的水务,则部分是市场、部分是事业。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王洪臣估计,水务领域市场部分应远小于事业部分。
未来水务领域是往市场上走还是往事业上走?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国际上,发达国家基本没有搞水务市场化的,比如日本,上水道局、下水道局,员工都是公务员。在美国,水务单位都是政府事业机构。美国也曾经尝试水务往市场化,但效果并不好。英国把十大水务局改造成水务集团,要走向世界,但最后也是不理想。而水务市场化程度表面看起来应该很高的法国,市场化程度其实也很低。
在国内,一线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水务市场化比例也非常低。不缺资金、又自认为有很好的管理,所以没有市场化的理由。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之所以推进BOT等项目模式,与缺建设资金、缺管理团队有很大关系。当年西方外资企业进军中国水务市场的时候,也是基于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水务管理水平低、技术弱、缺资金等状况。
国内外,非市场化水务资产都由当地国有企业或机构采用事业化模式管理,这些企业或机构不产生利润或只有微利。如果通过技术进步或强化管理等手段降低了成本,那么管理部门下一年度大概率会削减预算。供水企业降本增效,提高了利润,那么日后提高水价可能性就大大降低。我国部分水务产业的市场化起源于本世纪初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改革,部分水务产业实现市场化,使水务行业有了竞争,有了比较,有了淘汰,出现了一批虽然效益不好但效率很高的水务企业。如果没有当初的市场化,各地自行事业化管理,今天的水务行业将是死水一潭。王洪臣认为,没有竞争的行业,效率一定很低,水务行业应该继续推动市场化。
02 为什么要市场化?怎样实现市场化?
除了提高效率,市场化还有可能推动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王洪臣说,农夫山泉瓶装水市场份额只占8.5%,包装水年收入170亿元,但其港股市值是5000亿人民币,远超国内全部上市水务企业总市值,融资能力巨大。但农夫山泉的广告词却是“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搬运工其实就是劳务,这让“保万家供水安全﹑让河湖生态健康”的水务行业情何以堪?农夫山泉已经将自己定义为“中国饮用水行业标杆式企业”,商品水会不会携带利润和资本优势等反向进军水务行业呢?
与瓶装水市场相比,水务市场其实要大得多。如果水务行业继续推动市场化,提高水务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支撑一批市场化水务企业做大做强,让水务企业也具有强大的资本能力,水务行业是否也一定会变得更好?设想一下,如果水务行业也像瓶装水行业那样,培育出高市值企业,全行业市值超万亿,水务行业将会是怎样一个繁荣景象?王洪臣坦言,“这就是我认为水务行业应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的理由。”
但是,目前形势和局面不利于市场化,市场化企业应该为市场化政策提供理由,以行动和结果证明市场化优于事业管理。除了有限的投融资手段,市场化企业应该立志于利用技术手段证明自己的价值,把自己做大做强,支撑并推动市场化。
03 市场化水务企业要有自己的技术产品
水务行业的“技术”与“知识”不宜区分,很多企业说自己有技术,其实都是知识。所以,对于企业内部,实际上应该发生了知识技术化和知识产品化的过程。
AAO工艺是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专家在厌氧一好氧磷工艺(A/O)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家美国公司对此拥有知识产权,但仅仅持有一年后,这家公司就主动放弃了AAO工艺的知识产权,他们认为那是知识,应该无偿服务全人类。现在很多企业申请的大量专利,其实都是在知识层面上编个故事申请的知识产权,没有实际商业价值。王洪臣强调,只有产品化的技术才是有价值的技术。
极端地讲,没有技术产品的企业,只能说有知识,不能说有技术。没有技术产品的水务企业其实具有“劳务企业”特征,就像外派劳务一样,充其量叫技术劳务。
王洪臣介绍,此前很多行业人士在讨论,如果把行业前十名的企业都淘汰掉,行业会有什么变化?大家都认为,行业不会有变化。因为很快,第11名、12名......就会成为前10名。但如果前10名的企业都有很好的技术产品,把他们淘汰了,行业品质也没有了。
企业没有技术产品,就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王洪臣强调,没有技术产品的水务企业没有做大做强的理由。
现阶段,行业内很多“BOT”项目即将到期,到期后,水务企业就需要将项目“T”(移交)给政府。移交给政府后,政府有什么理由再“T”回给企业呢?如果政府不再“T”回给企业,那么,很快,一大堆市场化项目将没有了,市场化将走向萎缩。
更重要的是,新项目又有什么理由继续用市场化的方式让企业做呢?如果企业提供的服务仅仅是劳务层面,那对于政府来讲,会感觉自己做就好了,至少自己做可以商量、可以更好控制。
但如果企业具有技术产品,就具有了议价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政府也就有了继续市场化的理由。回顾国外水务企业在中国水务市场上的变迁,为什么德国企业、英国企业从中国市场中逐渐撤出,而苏伊士等法国企业却在继续发展?原因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国企业有技术产品。如苏伊士通过子公司得利满进入中国市场,而得利满持有诸如高密度沉淀池(Densadeg)等丰富的技术产品体系。
04 技术化产品应以产品化技术为基础
王洪臣强调,要做技术产品化,一定是有真正的技术进步,运用了新机理﹑新流程﹑新材料﹑新算法……,把传统的东西简单地放进一个盒子或者罐子,不是技术产品。
技术产品化,要带来更优异的特征,如可移动、可变化、占地小、运行管理简单、性能更高、投资更低等。比如,以土木工程为主的水处理构筑物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浓缩为一个建筑物,带来很多效益,而不是简单地把设施放进厂房。
05 要培养技术产品化的文化土壤
在一个到处追求低价中标的行业里,不中标被淘汰,中标者也是“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企业”,行业就没有高质量发展。
怎么突破?王洪臣认为,要突破,只能从培育文化土壤入手,E20平台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产业通常注重效益,行业通常注重效果,没有产业的效益就不会有行业的效果,行业决策者首先应该有这样的认知。行业顶层设计做得再好,没有高水平的产业大军,行业目标就无法实现,产业是行业的第一生产力。而高水平的产业大军是由盈利水平良好的企业组成的,微利或不盈利的企业何来创新?如何开发技术产品?
其次,应倡导弘扬“高性价比”理念。在行业中,各层级各类买方,都在不自觉地把“物美价廉”作为采购工作目标,仔细想想,买好东西为什么还要少花钱?少花钱能买到好东西吗?应该大力提倡具有“一分钱一分货”的平常心,逐步把“高性价比”理念融入各类招标活动中,杜绝低价中标。王洪臣说,他的团队开发的SSgo®强化预处理系列装备,将污水中渣砂及固态油脂在一台设备中快速去除,代替了传统的中格栅﹑细格栅﹑膜格栅以及沉砂池,占地小﹑能耗低﹑渣砂去除效率大大提高,可实现“渣砂一扫光”,彻底杜绝后续处理系统的“淤积﹑堵塞﹑缠绕﹑磨损”,解放运行生产力。但这样一款产品,许多用户及一些设计人员一方面承认其高性能,另一方面则坚持与传统预处理设备比价,想来也是无奈。
再次,重视知识产权对技术产品化尤为重要。王洪臣提醒,技术产品化,既要有专利知识产权,更要有自己的商标,后者甚至具有更大的作用。他风趣地说,乐见大家模仿SSgo®,等模仿者获利后,他会一并算账。
演讲最后,王洪臣教授认为,技术产品化将重塑水务产业未来格局,未来水务产业的大鳄们,一定得掌握着丰富的技术产品!
附:薛涛对王洪臣老师分享内容的四点思考
听完王洪臣老师的分享,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薛涛也分享了他的四点感想:
第一、最近看了一本职业成长的书,书中提到,一个小孩从大学到工作岗位要完成两件事:知识技术化和知识产品化。知识技术化就是,要利用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去画图、去实践。知识产品化就是要给客户讲清楚卖的什么东西。在职业生涯的前三年要干这两件事。而对标我们产业,我们也类似于在一个刚入职的行业,我们离真正的产品化阶段还有一定距离。农业都已经进入产品化时代了,环保行业却还没有到,虽然我们的收入跟农业差不多。
第二、针对王洪臣老师演讲中提到的几个市场化率。我国目前污水的市场化率大概是48%,供水的市场化率在5%—10%之间,环卫是36%,市场化率最高的是垃圾焚烧87%。那么对标美国,美国水务市场的比例情况是,公建公营就是非市场化部分为80%,轻资产委托运营为15%,重资产也就是我们标准的市场化部分是5%。再对标美国水务行业的收入,美国有一家水务公司(市场化的小公司)薪酬比例,CEO的年收入在500万美金以上,薪酬情况是比我们高很多。很多情况不同,也是需要我们多思考的。
第三、王老师在演讲中提到的将会有很多BOT项目面临到期移交的问题,关于特许经营项目到期的情况,薛涛在水业战略论坛上的演讲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可关注本公号的后续报道。)
第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比如对标美国,我们厂网一体化的解决方案,BOT公司能不能解决?这也是美国和欧洲为什么做一部分市场化倒退的原因。这个其实是对把污水处理厂单点做到最优的企业提出的思考。
还有一件事情也特别典型,正如王老师讲到的,一些德国的、英国的重资产公司从中国环保市场离开了,而进入中国环保市场的两家法国重资产公司尤其是苏伊士,在重资产退出后,他们在做什么?苏伊士之前也有一个低谷期,早期在中国环保市场赚钱是比较容易的,把国外的常规市政污水技术在中国引用就可以了,但随着中国市政污水处理市场规模的日益饱和,企业的市场推进较之前是有一些难度的。但在最近几年,苏伊士在高难废水处理上依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回过头看,我国市政污水领域的大佬们,有多少企业能在工业废水这个皇冠上取得战绩呢?这对我们也是一个鞭笞和思考,当然也离不开技术产品化。
原标题:王洪臣:技术产品化或将重塑水务产业格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