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环境产业分析简报
- 2024/1/3 9:14:54
- 20707
-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
- 关键词:工业固废固废处置
01 ESG投资情况
ESG(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是全球投资领域共识性的理念与准则。ESG投资,即可持续性投资或者社会责任投资,指在投资决策中不仅考虑财务信息,还参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的投资方法和理念。发展绿色投资高度契合国家双碳战略,有助于我国加快节能降耗和产业低碳转型,有利于投资人或采购方更好地衡量投资标的的长期价值,衡量企业经营的潜在风险,促进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根据普华永道一份报告的数据,到2026年,根据ESG的投资总额预计将达到34万亿美元。
ESG投资已经成为主流方向之一,明晟(MSCI)将A股纳入其指数系列,对所有被纳入指数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ESG测评,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截至2022年2月,我国已有88家内地机构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其中73%为资产管理公司,将ESG理念融入投资战略和决策中。国内创投风投机构已发起组建全国创投风投ESG联盟。红杉资本开始将ESG纳入投资决策,在评价企业发展的成本、市占率、营收等传统经营指标外,嵌入了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新要素。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投资聚焦新能源、新化工降本增效、降低能耗、节约资源等方面,在特殊情况和特殊条件下,降低对绿色企业财务指标的硬性考量。中车转型升级基金围绕整个产业链的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发展,围绕着上游的供应链、产业链进行投资。江峡绿色(山东)产业投资基金主要聚焦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三峡集团新业务培育,重点投向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绿色产业链领域。
跨国企业通过金融和资本的影响力,将ESG延伸至经济发展和行业生产经营,引领一些关联企业协同践行ESG理念。跨国企业集团对供应链企业的ESG要求,带动了相关企业践行社会环境责任。跨国巨头实现双碳目标的路线图,供应链相关企业需要同步实行ESG行动,ESG披露向国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延伸。国际公司苹果手机的全部产品线中,共有300多家全球供应商加入供应商清洁能源项目,占苹果制造相关直接支出的90%以上。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国内生产型头部企业,都进行了实践性管理改进。联想、海尔、吉利等中国跨国公司巨头也发布了ESG报告,明确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联想集团将于2049/50 财年达成整体价值链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海尔预计2050年全国范围内的海尔工业园区将全部实现碳中和;吉利汽车承诺,2045年实现碳中和,要求30%的一级供应商使用可再生电力,其中10%的一级核心供应商已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使用。海控集团投资方向明确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领域。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市场,ESG要求很可能是准入门槛之一。为满足欧盟等发达国家对于碳排放的要求,国内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环保改造,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增加节能减排的成本和实行绿色低碳转型的投入。
目前统一的行业ESG规范标准以及可执行的法规极少,在市场全面推行ESG投资不具备可行性。数据提供商和指数制造商之间并未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买方和企业客户将很难比较不同提供商的产品和服务。在一些ESG投资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已经有相关的法规作为支撑,其ESG投资发展也相对成熟。我国的ESG投资尚未形成成熟的评价体系,ESG具体指标尚未明确,指标评价方法尚未统一,不同的评级机构采用不同的数据和标准,将会导致同一企业在不同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不同,或者实际有差异的不同企业在不同评级机构的评价结果相同等情况。另外,企业ESG信息披露仍以企业的自愿披露为主,内容较为主观且不具有完全透明性、可信性,以此为依据的评级结果存在公信力不足的弊端。
0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具有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等特点,有些还具有毒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特性。我国固体废物产量大,基本每年总量超过100亿吨,历史堆存量600亿吨,占地超过200万公顷。在统计范围内,2022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1.1亿吨,综合利用量为23.7亿吨,处置量为8.9。亿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9514.8万吨,利用处置量为9443.9万吨。19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24445万吨,处理量24419万吨,处理率达99.89%;全国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6705万吨,处理量6653万吨,处理率达99.2%。其他类别,餐厨垃圾、市政污泥等占比均在1%以下。总体来看,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受产业布局影响,固废产生和污染类型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集中导致生活源固废产量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污染型产业集中,工业固废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存在着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反而要高于其他的地区。
在工业源和城市生活源固废产生量基数较大的现状下,虽然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逐年提高,新增固废量减少不明显,也仍有大量废物被堆存和填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各类城市用地紧张日益突出,填埋处理难度逐渐增大。一般工业固废成分复杂,需企业自行处理,大宗工业固废主要包括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冶金工业固废、尾矿、建筑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等7种。工业企业产生的固废属于危险废物的,则需要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专业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置。工业企业因环境管理政策约束,化工、水泥及建材等行业对于大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推进比较重视,而工业废油等小规模类别的处理较为滞后。针对石膏、粉煤灰、尾矿、煤矸石以及冶炼产生的废渣等进行综合化利用较为普遍,比如石膏领域80%使用的是工业副产石膏。工业固废一般最终流向建材行业进行再利用消纳,通常方式有煤矸石、冶炼废渣、粉煤灰、尾矿等制备海绵城市陶瓷透水砖,制备欧式连锁瓦、陶瓷外墙清水砖;协同利用污泥、垃圾焚烧灰渣等生产高强轻质烧结陶粒,制备高强轻质陶瓷,替代天然砂石,用于混凝土、园林、水泥制品等领域;制备景观砖,炼钢乳化、烧结原料等,高附加值利用方式还极为有限。其他社会市场化的工业固体服务企业的规模偏小,可选的利用方式就是与生活垃圾协同处理。针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协同焚烧工业垃圾的管理,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出台一般工业固废协同生活垃圾处置的政策文件,明确鼓励生活垃圾协同工业垃圾,公布了协同焚烧一般工业固废的清单及负面清单等,生活垃圾与一般工业固废协同焚烧的趋势愈加明显,市场也在逐步规范。欧洲工业垃圾的焚烧量占比垃圾焚烧总量的40%,我国作为工业制造大国,如按欧洲的比例作为比照,垃圾焚烧厂协同的工业垃圾处理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价格和收费制度方面,工业垃圾处理应由工业企业付费,但目前收费标准没有参照实际处理成本。制定合理科学的定价机制,才能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效率。按照“谁产生谁处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工业企业产生的垃圾应自行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2023版)》,部分对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及危险废物处置费进行了调整,但工业垃圾处理收费并不属政府定价范围,国家并没有针对工业垃圾制定统一的价格政策,应由工业企业和焚烧企业自行协商议价。比如,广东省的工业垃圾处理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中国台湾事业废弃物的处理费是生活垃圾处理费的两倍多,成为中国台湾垃圾焚烧厂的主要营收来源。政府只能引导企业开展源头减量、不断强化部门联合监管相结合等方式,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解决工业垃圾收运处置。
03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
干湿法DAC技术
干湿法DAC技术是一项低成本、低能耗“负排放”的技术。该方法提出了“在纳米约束条件下,水合反应的方向可以仅由湿度来控制”的创新性化学技术方案。已开发出变湿碳捕集材料(Moisture Swing Carbon Capture Material,MSCCM),其在干燥时可以直接捕集空气中的CO2,湿润时脱附CO2,捕集性能已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在理论和实验上证明了通过控制湿度即可实现含有官能团的低成本纳米材料吸附或解吸CO2。在此过程中,CO2 的吸附和材料再生只需晒干或者淋湿材料,一个循环仅需数分钟即可完成。材料成本低廉,运行方式简单,无需额外加热,开创了空气捕集CO2 和“负排放”这一巨大市场及其产业链。空气中 CO2 捕集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廉价的 CO2 捕集装置。该技术使用纳米结构的CO2 吸收剂,不需要任何外部能源即可直接对大气中CO2 的进行捕集,被捕集的CO2 仅仅通过增加湿度即可自发地通过逆向反应释放。通过该技术捕集CO2 的成本比其他获取CO2 的方式普遍廉价一个数量级以上,可以实现哪里需要使用就在哪里就地捕集,无需运输。该技术适用于捕集从高至电厂尾气浓度的CO2,到低至大气浓度的CO2,提取出的高浓度CO2 可以在各种工、农业领域利用。基于湿法再生 CO2 吸附机理所开发的变湿度碳捕集材料(MSCCM),成本低廉,在干燥状态下可自动化学吸附二氧化碳,只需少量水汽就可以释放出二氧化碳。通过调节释放过程中的真空度,可以获取任意浓度的二氧化碳/ 空气混合气,且分布式捕集可衔接任何后续利用,运输成本基本为零。基于湿度控制的吸附剂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的可再生吸附剂,只需太阳热能晒干即可重生吸附剂,可长时间重复持续使用,具有可再生、低成本、高效、低能耗、环境友好、循环性好的技术优势,相比传统方式,投资和运营成本均明显降低。
含碳工业尾气生物合成乙醇及蛋白技术
利用工业尾气资源中的一碳气体(CO/CO2)生物发酵合成生物乙醇和新型饲料蛋白(乙醇梭菌蛋白),该技术利用乙醇梭菌(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为发酵菌种,以钢铁、铁合金、电石、磷化工等工业尾气中的CO 为原料,经气体预处理、发酵、蒸馏脱水、蛋白提取、污水处理等工艺流程,生产燃料乙醇和菌体蛋白,将无机碳直接转化为有机碳,实现碳的固定和CO2减排。技术以发酵工艺为核心,根据气体发酵技术原料需求及产物特点,开展上下游配套工艺研究,形成系统集成工艺技术,实现连续发酵运行稳定性及性能提升。主要包括六大关键技术:原料气预处理工艺、高效发酵工艺、蒸馏脱水工艺、新型菌体蛋白浓缩干燥工艺、尾气处理及热能回收工艺、污水处理工艺。
原标题:环境商会|2023年12月环境产业分析简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