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环保新质生产力|生态脆弱型城市河湖岸水协同生态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4/6/25 11:48:04
5115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关键词:生态修复土壤修复
导读:“生态脆弱型城市河湖岸水协同生态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创新发明了基于城市水生态修复的水质深度净化人工湿地技术,突破人工湿地碳氧分配,提升净化效率,深度净化城市水体补水,改善河湖水质。
  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环保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栏目将聚焦生态环保产业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深入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发布环境技术进步奖项,全面介绍行业内的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引导行业持续创新,加快数字、智慧、科技的融合赋能,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环境技术进步奖
 
  项目名称:生态脆弱型城市河湖岸水协同生态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编号:HJJS-2023-1-01
 
  获奖等级:一等奖
 
  完成单位:同济大学,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西湖大学,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完成人:成水平、魏俊、翟俊、孔令为、唐利、吴娟、杨长明、尚文、余少乐、钟非、汪洁琼、王敏、李柱、崔娜欣、黄森军
 
  项目简介
 
  高强度人为活动干扰和气候变化引起的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显。据统计,我国80%以上城市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存在生态脆弱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水体流动性差,污水处理厂尾水为
 
  主要补充水源;岸带蓝绿割裂,污染拦截和缓冲能力弱;水体生境恶劣,水生态系统退化等。十多年来,我们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产学研融合,联合攻关,创造性提出岸水协同生态治理与修复思路,助力城市水生态系统恢复。
 
  项目主要创新点包括:(1)发明了基于城市水生态修复的水质深度净化人工湿地技术,突破人工湿地碳氧分配,提升净化效率,深度净化城市水体补水,改善河湖水质;(2)发明了滨水蓝绿空间耦合污染生态拦截技术,突破蓝绿空间共建共治,雨水径流污染源头生态拦截净化;(3)阐明了城市生态脆弱水体水生植物衰退和恢复重要机制,发明了生境修复和水生植物恢复技术,实现了基于种子库资源的水生植物自组织恢复;(4)构建了城市河湖岸水协同生态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体系,创新了城市河湖生态脆弱系统解决方案及应用范式,重建城市水生态系统。
 
  项目共发表论文237篇,著作5部;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77项;参编国家地方行业团体标准10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工程勘测设计管理奖励11项。在上海、浙江等19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水环境整治工程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推进城市水生态修复科技进步,带动水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为我国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支撑。
 
  获奖感言
 
  成水平 同济大学 教授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在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我国明确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和生态治理来提升城市应对压力和灾害的韧性。本人三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基于自然的生态工程研究工作,和项目团队产学研深度融合,联合攻关,针对城市水体生态脆弱问题,开展岸水协同的生态治理与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及应用,推进水生态修复科技进步,带动水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为我国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做贡献。要注意到生物群落恢复、重建和演替的时序性,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循序渐进发挥效益,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长期跟踪观察研究,助力城市水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原标题:环保新质生产力 | 生态脆弱型城市河湖岸水协同生态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热门评论

下一篇:浙江第一批省级星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巡礼——遂昌县云峰石材园区、浙江松阳经济开发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