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近3年宁波水源水质100%达标保护工作仍存漏洞

2013/6/26 11:30:19
3946
来源:中国宁波网
关键词:饮用水源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6月25日,宁波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城建环资工委所作的《关于宁波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尽管我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长期来看,一些根本性的矛盾并未得到完全解决,饮用水水源安全风险依然存在。
  hbzhan内容导读:6月25日,宁波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城建环资工委所作的《关于宁波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尽管我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长期来看,一些根本性的矛盾并未得到完全解决,饮用水水源安全风险依然存在。

  
  近3年宁波主要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
  
  从4月上旬起,宁波人大常委会对我市饮用水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报告》称,我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各项指标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处于位置。
  
  根据环保和水利部门监测情况显示,2012年全市27个主要饮用水水源地,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的约占78%;达到Ⅲ类标准的约占15%;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占7%;向市区供水的5座大型水库水质基本保持在Ⅱ类。全市102个水源地全部创建成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截至2012年,我市已完成9个大中型水库水质自动检测系统,实现向市级环境检测中心实时传输数据。近3年来,我市主要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达标率为100%。
  
  农业成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主要隐患
  
  截至去年底,宁波市已建有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26座,小型水库379座,水资源供给能力已达到24亿立方米/年。其中,宁波市27个主要饮用水水源地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的约占78%,向市区供水的5座大型水库水质基本保持在二类。
  
  据宁波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宁波市持续加强集中治理的力度,但是,由于库区“发展”和“保护”间的矛盾锁链仍未解开,饮用水水源地的农民因增收渠道的相对缺乏,转而重点发展花卉苗木、雷笋、贝母等作物种植,使得农业面源成为目前污染源的主要来源。
  
  在皎口水库附近的村落,农民主要依赖种植花木为生,并常常施用较大剂量的化肥,容易造成水质含氮、磷量较高等问题,不利于山地涵养水源。此外,部分库区存在“边保护边破坏”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旅游和休闲项目违规建设,将对水源地保护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个别山区公路项目建设乱弃废渣等问题也依然存在。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库区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程度限制,库区发展和保护间的矛盾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宁波是全国燃煤多的城市之一,使得全域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恶化,全境酸雨率达到90%以上,绝大部分为PH值在4.5以下的重酸雨。酸雨直接影响土地质量和地下水、湖泊、江河水质,从而对饮用水水源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环境被污染的威胁。一方面,产业污染没有完全消除,畜禽养殖以及农家乐旅游项目的违规开发,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另一方面,部分库区农民为了增收,违反规定,擅自毁山开林种植经济作物,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污染水质。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上尚需进一步加强。监测体系需要健全,监测数据和信息需要共享,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数据还需要进一步公开。
  
  条件成熟时制定地方法规加以保护
  

  《报告》指出,我市饮用水水质总体稳定,风险可控,但也存在保护范围过于狭小、治理措施不够巩固、污染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饮用水安全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报告》建议,各级政府和多个部门,如水利、环保、城管和卫生等部门要落实责任,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加快解决涵养林培育、农林产业结构调整、重要污染源控制、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移民等重大问题。条件成熟时,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方法规。

热门评论

上一篇:海洋生态亟待保护 防患于未然建设美丽强国

下一篇:1天花1亿3年仅1条河达标 广州巨额治污费打了水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