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政策相继出台钢铁行业是否能够借力升级?
- 2013/7/1 8:55:39
- 5076
- 来源:钢联
- 关键词:钢铁行业
“尽管如此,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业能源和环保绩效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张长富表示,目前德国蒂森钢铁公司吨钢粉尘排放量为0.42千克,韩国浦项仅为0.14千克,远优于我国企业指标。“十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环保投资为25.21元,远低于先进企业。目前我国仍有部分落后产能未能按时淘汰,这部分产能建成时间早、设备老化、生产规模小,环保设施技术改造难度较大,造成了污染物排放严重。此外,烟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烧结脱硫设施建设质量低劣、运营维护不规范、减排效果差,审批和检测考核体系不健全等也制约了我国钢铁行业环保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人们对于自己身处的环境越发关注。今年年初,一场雾霾席卷而来,严重时几乎笼罩了大半个中国且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引起了国人乃至世界的瞩目。可以说,从来没有如此多的国人对恶劣的天气产生这般大的反响,也没有如此多的国人这么深切的感受到污染的代价。
身处污染环境中的民众开始搜寻大气污染的源头,钢铁行业自是首当其冲。虽说,如今的钢铁业正向“低碳”、“绿色”转型,在节能减排方面也收获了不小的成效,可雾霾的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间,钢铁业也确实经历了一段粗放式发展。若钢铁业被称为“罪魁祸首”难以让人苟同的话,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却也是“难辞其咎”。
针对严重的大气污染,各地环保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这些政策是否真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对钢铁业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空气质量“岌岌可危”环保问题升级
今年年初,雾霾席卷了中国,严重的时候,大半个中国都被笼罩在雾霾之中。当时,全国各地PM2.5日平均浓度值频频“爆表”,据历史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的上半月,短短十几天内,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就有33个城市指标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地区为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1月13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出北京气象史上霾橙色预警信号,这是霾预警信号的高等级。当日,城区多处地方的PM2.5浓度一度超过700微克/立方米。
PM2.5数据是今年才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被称作入肺颗粒物。其危害较大,除心脏病、动脉硬化外,还会造成肺癌、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目前,我国的PM2.5标准值为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75微克/立方米为达标,然而,这一数值与PM2.5标准相比,还相差甚远,仅仅是达到世卫组织设定的宽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标准值为小于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患病并致死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解决环境污染,无疑先要找出污染的源头,“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钢铁业很自然的被认为是雾霾的源头之一。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一季度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显示,唐山市的空气质量全国“垫底”,而污染严重的地区多为钢铁集中产区。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那个不间断排放着黑烟的大烟囱就是钢铁业的形象。多年来,钢铁企业不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求节能减排,却总是难以逃脱“污染大户”的帽子。
为保城市环境钢厂掀起搬迁潮
在今年1月末举行的钢铁行业信息发布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针对此表示,“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钢铁,对中国节能降耗,降低污染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若把钢铁工业当作近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我不敢苟同”。
“严格来说,钢铁行业是绿色行业,钢铁并不是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自多年前,钢铁行业便已重视环保这一问题,在不断改进生产设备的同时,政策面也对环保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不少城市钢厂为还市区一片蓝天,便踏上了搬迁之路。
早在2005年,首钢曹妃甸项目正式启动,同时也开启了钢厂搬迁的浪潮。目前除了宝钢、重钢等钢厂,已经在实施搬迁或者基本完成了搬迁外,杭钢、石钢、合肥钢铁等钢厂,也明确提出未来要对部分产能进行搬迁。
从政策规划上来看,“搬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钢厂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此前,由工信部印发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指出,在“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有序推进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钢厂转型或搬迁。
工信部此后出台的《规划》解读文件中指出,随着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和钢铁企业规模扩大,城市钢厂与城市功能不符的矛盾日益显现,在产业结构、资源、环境、能源、土地、交通等方面,部分钢铁企业不能适应城市发展新要求。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沈一冰表示,钢厂搬迁环保问题是很重要一点。其次,由于搬迁的钢厂原本在市区,市区的土地、人力等资源较贵,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钢厂向沿边沿海地区搬迁不仅降低成本,也可优化产业布局。
“钢厂在实施搬迁的过程中,通常会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技术、新装备,以期达到低消耗、低排放、率等等”。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城市钢厂搬迁持保留看法,认为,钢厂搬迁的目的旨在解决城市污染问题,搬迁后到了新的地方会形成新的居住区,仍会产生新的污染。
钢厂的搬迁能对城市空气质量带来多大程度的改善,或许很难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目前,完成搬迁的钢厂仍是少数,更多的钢厂仍处于搬迁或是待搬迁状态,但严重的雾霾天气警告人们环保问题已到了不可忽略的地步。
着手治理环保政策相继出台
近日,国务院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其中,明确提出,“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同时,还将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环境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但近年来,无论是环保政策还是行业规划对污染物的排放均有严格的标准,同时伴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改进标准也在不断提升。
在《规划》中,对于治理大气污染,就明确规定了相关的减排指标,至“十二五”末期,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应累计减少10%-18%不等,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更应降低39%以上。
我国的环保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2012年时,环保部便发布了7项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系列标准,与此前的标准相较,新标准更加强调以系统标准加强环境管理。排放标准覆盖了铁矿采选、烧结和轧钢等排放环节的全过程环境控制,形成了一个系统的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今年2月份,环保部又出台了《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钢铁、火电、建材等在内的工业污染源,应按照生产工艺、排放方式和烟(废)气组成的特点,采用适用的除尘技术,降低排放浓度;对于非密闭式排放烟尘、粉尘的生产装置,应采用集气装置收集烟气、废气,经净化后排放。
随后,又出台了《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要求重点控制区内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审批所有新建项目,并确保满足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若企业不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的,应根据超标情况制订限期治理措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限期治理后仍不能达标的,应限产限排或关停,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与此同时,地方环保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举措。以国内钢铁生产大省——河北省为例,今年3月份,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三查”行动加强钢铁行业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三查”),提出对擅自新建生产设备及扩大(扩容)增加产能的钢铁、烧结企业,要立即责令停止建设;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及落后的生产设施,要报请当地政府,按省政府统一要求坚决予以关停取缔。
近期,河北省唐山市政府又发出通知,决定自5月20日零时起,对未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首批199家严重污染企业强制采取断电措施,责令严格按照整治标准和时限完成整治任务;5月31日前,对生产动力向烧结机供电装置实施断电,并加装“铅封”。
或缓解钢铁业压力助产业集中度提升
业内一度美好的认为,环保治理可缓解钢材市场当前严峻的供需矛盾,从而使不断下跌的钢材价格有所改善。但有业内人士指出,环保事件中要求淘汰的设备大多是闲置设备,容积量占比非常有限,对钢铁产量的影响并不大。
就河北省采取“三查”行动及唐山市采取的断电行动后的钢材市场而言,在庞大的产能基数下,环保举措的实施,只是对当地的钢材价格产生了微弱的支撑,其他地区的影响并不明显。
“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蓓则认为,“若环保政策严格落实,无疑将有利于钢铁行业的发展”。
她指出,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公众及企业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各地出台环保措施是大势所趋,有的地方会因此要求关停高炉,实施限产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缓解钢材市场的供给压力。
同时她还指出,环保治理会加大企业的环保成本,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钢铁行业产能的增长,对于提高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也是有利的。据其介绍,每生产一吨钢大约需要增加130-150元环保成本,随着企业环保支出大幅增加和环保门槛大幅提高,现有企业扩大产能的意愿将被削弱,潜在进入者要么被严苛的环保准入门槛拒之门外,要么对高昂的环保支出望而却步。
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严格能源环保标准和总量限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并配套一系列财税政策,将是未来破解淘汰落后困境的重要途径。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也认为,“环保和节能是解决钢铁业产能过剩的好办法”。
王蓓同时表示,政策的实施过程必然面临很多的困难,要达到预期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还需要政府完善环保法律法规,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并下大力气加强监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分析人士表示,无论环保措施实施后终的结果如何,每次环保政策的出台对民众心态上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有利于缓解民众对于环保问题的担忧。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