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筑牢环保“生命线”
- 2013/11/29 9:16:43
- 5843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经济学界关于一国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之间相关性有一个猜想,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一条先破坏后治理的曲线。若以横坐标代表人均收入水平,纵坐标代表环境质量,便会描出一条“倒U形”曲线。这条曲线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格罗斯曼受库兹涅茨的研究启发提出的,也称“库兹涅茨倒U形”。多年来经济学界围绕这个猜想的实证研究结论歧义虽然很大,但却无法否认一个基本事实:几乎所有的先行工业化国家,都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几乎所有自污染与环境恶化到治理并实现增长与环境“双赢”的转折,多半都发生在人均收入达到发达经济体的“门槛收入”前后。这个“门槛收入”是由世行提出的,初(1987年)是6000美金,现时当不低于12000美金。
略为回首我国以往十多年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在经济增长和环保方面的进展,则不难感悟到,在发展与环保双赢方面,我们对于“后发优势”的利用实在不足。很多地方做得并不理想。二三十年前我们就认识到,环境方面不能走老路,先破坏后治理,要走出自己的新路子!然而多年后回头来看,我们实际上所走的,恰恰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今年以来,我国发生了多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安全事故,各种企业非法排污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成为人类共同的心声。发展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日前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环保专家指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本在于转变发展方式。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树立生态环境在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大力发展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新兴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在产业的布局和调整当中,努力做到规划先行,真正把环境建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有效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
环境问题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保护环境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形象、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环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于保护环境、惩治污染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让群众看到了希望,也给了自然环境“喘息”的机会。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福祉。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呼吸清洁的空气,是社会的共同期待。保护生态环境,人人都是参与者,政府以此为施政目标,企业以此为天然责任,公民努力养成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态环境必然更加美好。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