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季节“狼烟四起” 加快秸秆焚烧资源化进程
- 2014/6/18 13:50:24
- 5271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关键词:秸秆焚烧 废气处理设备 环保设备
收获季节“狼烟四起” 加快秸秆焚烧资源化进程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副产品,在过去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但近年来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使秸秆成了废弃物。对农民来说,经济的方法就是一把火烧之。对政府来说,一纸禁令是省事省时的管理方法,放火就罚,农民只能将之堆放在田间地头,等待禁烧期过去,再付之一炬。
只堵不疏解决不了问题。秸秆禁烧措施难以持久,原因不在于政府禁烧措施严密不严密、农民的环保意识强不强,根源在于我们目前还没有为这些废弃的秸秆重新找到合适的出路。
秸秆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它既是可以就地利用的绿肥,收集之后进行深加工,也能成为造纸、牲口饲料乃至生物质发电的重要原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前景广阔。但是,由于秸秆季节性强、收集成本高,目前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很不理想。秸秆禁烧执法涉及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仅依靠行政手段,往往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很难从根本上做好工作。
目前,秸秆利用的方式越来越多,比如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销往企业做饲料、燃料等。但这些途径都涉及到人力物力成本问题,农民觉得费时费事不划算。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起个引导帮助作用,比如给予农户一定补贴、组织机械化作业。另一方面,要探寻收集成本小,农民操作便利的秸秆回收利用新途径。秸秆利用的观念慢慢普及,同时农民确实从中受益,一纸禁令也许就不再需要了。
禁烧期间怎么管?盯人战术防火星,财政奖补农机。不让烧后怎么办?粉碎还田作肥料,企业回收作饲料。秸秆出路在哪里?应尽快解决资源化综合利用问题。
6月17日,《河南日报》以《三门峡的老百姓舍不得烧秸秆》为题,再次介绍了禁烧秸秆的“三门峡经验”,引发网友热议。
“三门峡经验”缘何让人们看清了一个事实:不是秸秆焚烧难禁,而是缺乏对群众的感情,对职责的敬畏,对社会的担当。“三门峡的老百姓不舍得烧秸秆”,不是政府高压下的管制得来的,而在于政府让老百姓不是认识到了“危害”,关键的是老百姓得到了真“实惠”,群众“舍不得烧了”。
都说群众利益无小事,都说下功夫“解决后一公里”的问题,靠文件来检验,靠上级来督促,都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的出路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得实惠。关注、研究秸秆处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政府不容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家门口”搞教育实践活动的当下,面对“狼烟四起”却充耳不闻,“坐而论道”,应该受到谴责。
思路决定出路。同一个”秸秆焚烧”的消息,折射出“为民”的两种群众观。“三门峡经验”无疑是一种“为民”的智慧,是一种“为民”的担当。当下,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正在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阶段,但愿每一位领导能体会体会到《河南日报》的“焦点网谈”的良苦用心。相信各级领导能真正把“禁烧秸秆”摆上日程,沉入基层,脚踏实地地解决好“秸秆焚烧”问题,还百姓一片蓝天白云。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