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企业叫苦“成本难以支持”80亿元真的不够用吗

2014/7/8 14:36:09
63915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废气处理设备 环保设备
导读:2014年5月中旬,财政部宣布下拨专项资金80亿元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然而空气治污却再次遭遇资金困局,企业叫苦“成本难以支持”。80亿元真的不够用吗?空气治理仅仅是资金的问题吗?
  导读:2014年5月中旬,财政部宣布下拨专项资金80亿元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然而空气治污却再次遭遇资金困局,企业叫苦“成本难以支持”。80亿元真的不够用吗?空气治理仅仅是资金的问题吗?



企业叫苦“成本难以支持” 80亿元真的不够用吗
  
  2014年5月17日,财政部发布消息表示,为推动地方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早日实现“蓝天白云”梦想,报经国务院领导批准,财政部下拨专项资金80亿元,支持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而河北省可谓是重中之重。不过,作为参与设备改造的企业,目前遇到的大难题是,“任务重,资金紧张。”河北省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相关人士这样表示,“目前,任务和资金完全不成比例。”
  
  资金紧张或为普遍现象
  
  已经接到当地政府红头文件的上述企业,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补贴。“但是,有没有,能给我们企业多少,现在都是未知。”上述企业相关人士这样说道。
  
  按照规划,2014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今年河北省应该是获得50亿元的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一位环保界人士说,“但具体怎么分配,目前还不清楚。”
  
  2013年,在用于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费用50亿元中,“一半以上给了河北省。”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此前介绍说,此次一次性下拨80亿元专项资金,主要是为推动地方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和加快工作进度,余下20亿元将于下半年择机下拨,主要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文件上已经明确了治理时间表,可是企业现在经济比较困难,而任务比过去重。”上述企业相关人士坦言,“突然不让烧煤,不仅需要增加投入,成本也相应有所增加。”
  
  作为老国有企业,这家企业承担着当地大部分供热管网改造任务。上述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就拿燃料成本来说,原来烧煤1平方米相当于9元左右的成本,现在用电则需要70多元。”
  
  粗略计算,“如果是并网市政供暖系统,首先需要交纳集中供热并网费,还需要进行各种改造,在各方都到位的情况下,今年改造所需费用在20多亿元。”上述相关人士表示,“企业面临着承担不了的任务。因此,企业希望政府能给予缓解一下。”
  
  河北省一家发电企业也有着类似诉求。“从7月1日开始,国家对脱硫标准要求提高,因此各种成本都相应有所增加,投资增加一成,各种电、泵的改造等都需要相应提高,改造是的。”这家发电企业相关人士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企业进行重新调整,按照目前脱硫脱硝电价进行,成本肯定难以支持,企业肯定是亏损的。”
  
  目前,电厂设备改造早已在河北省铺开。兴泰发电厂工程师郭立新表示,“目前,企业正在积极筹集资金进行改造。”
  
  治污难题不仅仅是钱的事
  
  众所周知,治污是个世界性难题,成本高,投入是个“无底洞”。尤其有的地方污染几乎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即便砸重金,短期内也难有显著改善。2009年,审计署发布审计调查结果称,我国在“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中,历经6年,投入资金910亿元,但整体水质依然较差。
  
  财政投入不遗余力,但多地仍反映治污资金有缺口。据媒体报道,滇池治理,光2011年至2012年5月就投入89.29亿元。然而滇池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杨曙文说,滇池综合治理需要大量资金,但是资金筹措困难,缺口80%。
  
  财政在治污资金上的倾斜,也难防某些人打着“治污资金”的旗号要钱,不务正业。据《人民日报》报道,审计署2009年发布的审计调查结果称,在环保投入中,5亿多元的水污染防治资金被挪作他用、虚报多领,36亿多元的污水处理费及排污费被少征、挪用和截留。
  
  缺乏透明运作的机制,和各方有效的监督,环保资金如何落到实处?据悉,截止到2003年底,12个省(区、市)856个环保项目中有425个未开工,占49%。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说,国家的环保投入不断增长,但是,真正用于污染治理、环境改善的有多少呢?挤一挤水的话,我觉得可以挤掉40%以上。
  
  一些地方把环保治理生生搞成了“形象工程”。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云南某地海水污染未清除,反欲建高尔夫球场。有些地方声称治理水污染,却大建广场园林和草坪,甚至在河道边筑起围墙。
  
  治污难道仅仅是钱的事吗?治污体制和技术路线不改变,投入再多也恐怕难以奏效。对此,大气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提供了另一个思路,谈到国外的治污经验,一是将污染治理提高到法律高度,二是对企业排污制定严规。

热门评论

上一篇:多地雾霾“卷土重来” 煤炭清洁利用已刻不容缓

下一篇:管网建设开启10年盈利期 民间资本分羹黄金市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