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处理环境问题 应与邻为善而非以邻为壑
- 2014/7/9 9:57:44
- 62726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关键词:邻避事件 环保设备
以人为本处理环境问题 应与邻为善而非以邻为壑
“社会运动的日常形式”,这种说法绝非危言耸听。各种数据和现象表明:邻避时代正在到来。据统计,近年来,由担心环境污染而引发的邻避事件大大小小发生了几十起,而且这样的抗议事件燃点极低,几乎一点就燃。不仅东南沿海城市频繁发生,中西部也时时出现;不仅大城市存在,小城市也不能幸免。而且邻避运动开始呈现以抗议污染项目为核心,逐渐向其他公共项目扩散的趋势。
邻避运动迭起,不少企业与周边居民相处不睦,争议不断,是非难断。
其实,如果真从法律上断,也并非无法辨明。不过,即便能够辨明,由于枝蔓横生、盘根错节的复杂原因,仍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对于一个有着数十年历史的企业或设施来说,周边居民责怪其诸如防护距离不够、影响生活环境,是以邻为壑。不过,如果是企业先存在于此,绝大多数居民是后来者,那么,是企业以邻为壑呢,还是居民“以壑为邻”?而居民之所以以此为居所,又由区域规划所定,而区域规划则又是城市发展扩张所需,城市发展又是居住者所推动的。
穷根究源,陷入死循环。当然,这绝不是说企业就有理由污染环境——企业应该与时俱进改进技术,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而居民也应该选择更为理性的方式提出诉求,加强监督,推动治理,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在于沟通
是以邻为壑,还是与邻为善,其关键在于沟通。沟通是一门学问,就我国目前频繁发生的邻避运动而言,沟通的主导者应由政府和企业承担。如果这两个主体都缄默不语,就难免有别有用心者从中作梗,散布谣言,激化矛盾。
苏格兰诗人德拉蒙德有句名言:“不愿说理是固执,不会说理是傻瓜,不敢说理是奴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众,早已不应再固执,当然更不是奴隶,如今沟通的关键在于“会不会说理”。
怎么说理?“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早已阐明。
沟通需要技巧
与公众的沟通,自然是对公众说。那么,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怎么说?
首先,应在争议未起之前说。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应该对事物发展有个大致明确的预判,对于基础设施或生产设施周边的环境状况、人口状况的不断改变可能引发的系列问题,应该有相应的应对之策;对于初的一些投诉问题,更应重视,所谓“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在较大范围争议发生之前,要“说”,把可能发生的问题向公众说清楚,把政府和企业采取的应对方法说清楚,让公众有所了解和准备,将一些矛盾和冲突消弭于无形。
其次,争议发生时要尽快说。先机既失,公众已经发现问题,却还未清晰地了解实情,此时,政府和企业莫要回避、沉默,更不要怕争议。纪伯伦说,“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捷径”。在公众提出质疑时,积极主动、直面问题应该是责任方基本的态度。在当地百姓反对无锡锡东垃圾焚烧厂运行的群体事件中,正是因为当地各级政府部门无视居民的质疑,后来被动回应过程中又应对失宜,才终使已经建成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厂闲置3年,造成多方面的巨大损失。
再次,要讲究“说”的方式方法。基本的,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回应公众质疑时,都应该站在公众的角度去思考并回答问题,忌讳高高在上、自说自话、照本宣科。说话方应该将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政府关切融为一体。而实质上,这三者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三者之间的“交集”,尤其是能够找到三者利益代表的“交集”。在现实中,村级(街道、社区)干部一般就处于这个“交集”,他们本身是居民,代表居民利益;企业处于这个区域,他们是主管;同时,他们又直接对上级政府负责。因此,基层官员在各方出现争议时,就是好的润滑剂和调和剂,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的老百姓是善良和通情达理的,政府应多加引导,企业更要与邻为善。没事的时候,坐下来和老百姓多谈谈,多沟通,提前了解公众意见,可以防患于未然;遇到事情的时候,更要多和老百姓谈谈,积极解决问题,这才是相濡以沫的邻里相处之道。
培养社会组织
要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缓冲空间。要发挥社会组织引导利益群体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的作用,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初始阶段。
除了职能部门和施工方应以技术为依托,进行高标准建设、高规格管理,关键还是该把焦点回归公众身上,公共设施终是为“人”服务,因而理应转换思路,从“人”本身出发。应该相信,人们有能力做出理解和宽容,也有意愿去存在和表达,而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尊重人们的这些角色意识,并进行合理引导。
把握了这一点,解决路径就不言自明。社群生活乃是基于个人的,所以个人权利需要被重申、被尊重,相关部门就要使规划建设更加公开透明、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多倾听并尊重民意。此外,由于公众都是理性经济人,可借鉴西方经验,用经济补偿化解邻避运动,通过利益平衡妥协,寻求“大公约数”。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