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一体化借力起航 京津冀协作路径日渐清晰
- 2014/7/11 11:19:31
- 63535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关键词:环保一体化
导读: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城市间的关系正在由过去的竞争转化为合作,谁的心里都清楚,区域经济体内的各个城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其中,环保的一体化尤其如此。
环保一体化借力起航 京津冀协作路径日渐清晰
京津冀一体化环保将先行
近日,一则“京津冀环保方案月底将出台”的消息为炙手可热的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再添一把火。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如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亟待破题。事实上,京津冀对于环保的一体化已经形成共识,正在编制的“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即将出台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方案》表明了高层的决心,为京津冀环保一体化指明了方向。
长期关注京津冀区域污染防治的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京津冀三地的环境污染倒逼压力日益增长,寻求一体化解决路径实属必然。2014年5月,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指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强调要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根据《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底,北京市要调整退出高污染企业1200家,天津市钢铁、水泥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和500万吨,河北省钢铁产能压缩淘汰6000万吨以上。产业结构优化、高污企业搬迁等工作,即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也是倒逼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整的路径。
尽管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尚有诸多问题需要理顺,但环保一体化已经迈出脚步。
环保一体化应前置于经济一体化
相对于经济一体化来讲,环保一体化要难得多。实行经济一体化,河北、天津等地能够得利,各方会比较积极,但是,环保一体化从短期来讲会使一些地方经济上不会得利,反而会由于环保标准、执法监管趋于统一而使其发展受到约束。例如,如果三地都执行统一的环保标准,河北、天津等地的一些企业就难以生存。
就京津冀地区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来讲,环保一体化尤其重要,且更为紧迫。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呈现出区域性、复合型的特征,非单独一方所能解决。同处一个环境密切相关的区域内,如果各地排放标准、准入门槛、防治措施等宽严不一,一地环境治理的效果必然会被另一地的“少作为”、“不作为”抵消掉。同时,京津冀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强,难以支持粗放式发展和无序竞争,在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如果不把好环保关口,各地不顾自身的环境容量、资源禀赋争抢项目,形成新一轮的扩张,到头来不仅会加重当地的污染负荷,而且会使区域的环境问题更难解决。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环保一体化也是必然要求。各地都要认识到,推进环保一体化首先是基于自身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其次,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各地要先从自身找问题,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环境监管等方面找原因,如果都把账记到别人头上,以减轻自己的责任,一些区域性问题就很难解决。第三,要有公共精神。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实质上属于一项公共事务,环境问题的普遍存在和相互影响的特性,决定了一地难以独自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难题,各地要从狭隘的局部利益圈中走出来,增强责任担当精神,从竞争走向合作,共同解决区域环境问题。
环保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先满足了区域的环保要求,才会有更高质量的经济一体化,因此,环保一体化应作为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和硬约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各方要抓住机遇,合理配置资源,对区域环境保护做出统一规划安排,收紧资源和环境闸门,推动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促进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结语:环保一体化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是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或许我们可以期盼着京津冀对于环保一体化的尝试,能够因为政府的支持和作为,成为全国城市群的另一种尝试,可以找到破解区域环保一体化的一剂良药。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