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第三方治理模式受捧 企业亟需注意防范风险
- 2014/7/30 10:14:42
- 64223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关键词:第三方治理
环境第三方治理模式受捧 企业亟需注意防范风险
多部委推环境“第三方治理”模式
污染第三方治理,正在得到国内政策层的认同。此前,坊间有关国家发改委正在进行第三方治理政策设计的传闻,被资环司副司长马荣证实。日前,她在出席“2014环保产业高峰论坛”时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研究制定环境第三方治理的改革措施,预计年内完成。
对于当前的环境问题,马荣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受到的环境约束日益凸显,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环境恶化的趋势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扭转。因此,无论是从短期政策还是长期规划而言,环保依然是回避不开的重点话题。
马荣表示,国家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等政策。同时,将继续加快环境改革制度的建设,目前由发改委牵头,正在研究制定第三方治理的改革措施。作为批中央重大改革措施,预计今年内将完成该项工作。
在环保领域,政府应该做什么?环保部科技司副司长胥树凡认为,环保企业其实并不需要政府给予多少财政资金的支持,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事实上,第三方治理正是政府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和环境治理升级的双赢之道。在国务院今年发布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要求,在今明两年,完善节能服务公司扶持政策准入条件,在污染减排重点领域推行第三方治理。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就曾针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提交提案,建议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建议、市政公用事业PPP机制进展及建议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包括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等多个部委也都在积极推动第三方服务的新模式。一位专家在上述论坛上称,无论是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科技部都在为第三方服务政策的推行做各种准备,是近年改革的重点。
环保企业要注意防范的风险
财政部力推PPP模式,环保部起草政府购买环境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发改委研究制定第三方治理的改革措施……PPP与环保产业有何关系?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看来,PPP可以把民间资本引入过去只有政府才能做的领域里,如公共工程、基础设施等,而环保产业恰好是其中之一。这样一来,环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得以打开,环保产业也将迎来很好的机遇。
但基层环保部门和排污企业对此则仍有顾虑。从企业角度,一些企业负责人担心服务外包价格会更高,也担心一旦发生问题甚至是出了事故,责任如何界定。而基层环保部门的担忧也主要集中在此。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表示,排污企业通过签订服务合同将污染治理委托给环境服务公司。但治理工作交出去了,是否意味着排污企业的治污法律责任转移到了环境服务公司,这个问题还需要在法律层面上加以解决。“如果已经采用了第三方治理,且生产企业严格履行合同,但出了问题仍要承担相关违法排污责任,那么生产企业对第三方治理的积极性将大为降低。”
业内的建议是由过去的“谁产生,谁负责”调整为“谁排放,谁负责。”“需要强调的是,调整责任主体的前提是排污企业严格遵守服务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条款,如果排放未达标的根源是排污企业违反合同条款,则法律责任仍属排污企业。”骆建华说。
今年以来,环境商会多次向有关部门提交关于推进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建议。而据了解,这份建议已经相当完整,从此前的以理念呼吁、优势宣传为主,已经完善为模式推行的基本思路、流程、推动障碍和建议等,同时对国内先行经验和问题进行了初步总结。
企业冷对“政策热”
一系列环保政策密集袭来,环保产业形势一片大好时,环保企业似乎迎来了春天。然而,企业反应却出奇的平静。
苏伊士环境集团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孙明华却颇感奇怪。她说,10年之前她就讲过PPP,但大家听了也没觉得怎么样。今天突然间财政部、发改委开始提了,于是各个方面就都在做。而第三方治理,国外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但中国则不是,比如中石油、中石化都有自己的环保企业,子公司做母公司的业务,结果使得政府难以监管,治理质量也很难保证。
国电清新董事长张开元也对这种“伪第三方治理”深有体会。他说,脱硫领域是第三方治理的先行者,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这方面国电清新受益匪浅,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是排污企业不愿意开放市场。他们认为有利可图的,会当成一个利润来源,交给自己的子公司做;他们认为做起来会亏本的,才拿出来给第三方公司做。张开元甚至曾向发改委建议,脱硫脱硝的补贴力度不要再加大了。因为如果补贴力度继续加大,所有的治理项目都变成了盈利项目,污染企业就更不愿意拿出来了,市场就变没了。
而且,在中国,第三方治理项目还存在风险。孙明华表示,在很多园区,环境企业都是作为批企业被引进的,然后再当做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吸引其他企业。但如果这个园区发展不起来,或者园区为了吸引其他企业牺牲环保企业的利益,环保企业的前期投资就会出现很大风险。另外,环保企业还要对整个园区的环境承担责任,随着国家监管越来越严,这方面的法律风险也在逐渐加大。
此外,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日成表示,中国的环保企业有两个枷锁:一是价格,之所以多年来供水的安全形势越来越糟,并不是说供水企业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水价太低了,束缚了企业的服务水平;二是标准,只有高标准才能催生新技术、新服务,“过去我们觉得空气形势不错,因为那时候只有PM10,美国人搞了PM2.5,我们才知道了雾霾。”戴日成说。戴日成认为,如果这两个枷锁不打开,仅凭PPP模式和第三方治理,环保企业还是做不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