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在线免费会员

收藏

结核病的免疫学诊断

时间:2011-05-28      阅读:310

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从MT培养滤液中提纯蛋白质抗原,由于该方法制备蛋白抗原较烦琐、费时。因此,近年来,笔者研究室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表达MT基因,简便地获得了大量MT单一的蛋白抗原(如CFPl0、ESAT6、MPT63、MPT64、Ag8、Ag85B、KatG、16ku、3Sku、65ku等蛋白),研究其诊断应用价值。

(1)血清学诊断 20世纪70年代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结核特异性抗体,成为结核病常用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抗原抗体反应已成为无需特殊仪器的快速诊断技术。由于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不同而导致对MT抗原识别的差异,此外结核患者对抗原的识别存在阶段特异性,目前任何一个单一的抗原或商品化的组合抗原检测试剂盒都无法检测出所有结核患者血清中的抗结核抗体,结核病患者的抗体反应是针对许多MT抗原的。因此,筛选多个纯化的结核病的特异性抗原组成联合抗原是目前血清学诊断的研究方向。

(2)皮肤试验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是zui常用且zui简便的一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方法,但由于PPD中含有许多分枝杆菌共同的抗原,PPD皮试阳性并不能鉴别是因为MT复合群感染还是接触环境中NTM或卡介苗接种后造成的致敏。因此,PPD皮试诊断的特异度差,用该方法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并不能真正反映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实际状况。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动物模型或临床试验研究纯化抗原、合成多肽和重组蛋白,筛选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表达而BCG不泶锏摹⒂盏计し舫俜⑿捅涮从?DTH)的特异抗原,以期建立新的结核皮肤诊断试剂。

(3)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细胞因子水平 目前的研究已表明活动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或脑膜炎患者血液中或局部组织的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在MT抗原的激活下,释放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L-2)受体、膜IL-2受体、γ干扰素(1FN-γ)、。肿瘤坏死因子、IL-18和IL-8的水平不同,与正常人或非结核性疾病差异有显著性。因此,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其在血清、胸腔积液、脑积液中的水平,对结核病具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对抗结核疗效和病情转归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4)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MT特异的蛋白抗原(如ESAT6、CFPl0蛋白等)可刺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人和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增殖反应和大量的IFN-γ,而卡介苗接种的健康人对该抗原反应水平低,其特异性显著高于MT超声抗原和培养滤液。结核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识别的结核抗原也不尽相同,因此,目前正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PBMC受特异抗原刺激后产生IFN-了的水平,或通过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分泌IFN-丁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建立新的灵敏度高、特异度强的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特异性方法。但这些方法均为体外的T细胞试验,技术较复杂,需要高度纯化的MT特异的蛋白或多肽抗原及用于细胞培养和细胞因子检测的仪器、设备,可能难以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5)T细胞亚群分析 结核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下降,CD+8T淋巴细胞增高,CD+4/CD+8值降低,同时伴有T细胞活化功能障碍,尤其是活动性结核病更为显著;但结核性胸腔积液中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分析T细胞亚群的变化对于病情监控、疗效判定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6)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红细胞免疫系统新概念是1981年由美国学者Siegel提出的,经过20多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红细胞CRl有黏附C3b、C4b的能力。测定结核病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能力和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结果两者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结核病患者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下降可能是其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可作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一个新指标,为结核患者的*、判断愈后提供依据。

 

上一篇: 结核分子药敏试验与NAT2基因型分析 下一篇: 现场或牧区大群检疫布氏杆菌病的免疫学方法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